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部分

但在山西全境,諸縣諸州反清蜂起,特別是因受賄事發被貶回老家曲沃的前明大學士###泰四處釋出文告,招集了不少人馬,在太平等地與姜瓖遙相呼應。

清軍主力當時不敢放鬆對大同的圍困,只能由多爾袞不斷抽調各路人馬,趕往山西各地去“撲火”。

情急之時,連人在陝西的“平西王”吳三桂也被命令率軍助戰。可以這樣講,當是時也,清廷所有的名王良將,百分之九十全部集中在山西戰場。

可悲的是,南明永曆朝廷對山西大勢一無所知,金聲桓、王得仁、何騰蛟、李成棟相繼敗死,進取銳志頓失,小朝廷內“吳黨”、“楚黨”為名利爭衡,內訌不已,根本沒注意到清軍濟爾哈朗等部為何忽然舍兩廣不攻而北還的情況。

大好時機沒有抓住,南明小朝廷在南方得過且過,苟安殘喘。

華北方面,清將佟養量一部能戰,在代州等地大敗劉遷部明軍,最終把這隻生力軍消滅於五台山區的黃香寨,劉遷父子陣亡。由此,大同城下清軍,再無腹背受敵之慮,虎視耽耽,準備一舉消滅大同內反叛的姜瓖。

順治六年六月,內乏糧草,外無救兵,大同城內出現人吃人的現象。

窮蹙如此,姜瓖仍不投降。於他而言,這倒不是什麼“時窮節乃見”,而是絕望、畏懼、驚惶到極點的反應。他深知,降亦死,不降亦死。反正逃不出一個死字。

沒想到的是,姜瓖最終沒死於清軍屠刀下,反死於自己人之手。其手下總兵楊振武變節,為取富貴,率部下數百人忽然衝入姜宅,當場殺掉姜瓖兄弟三人。然後,這些人用高竿挑著三個血淋淋首級,開門向清軍投降。

良可浩嘆的是,清軍並未輕饒大同軍民,除楊振武部幾百官兵以外,清軍把大同城內十餘萬軍民官吏盡數屠盡,殺得血流有聲。

人在北京的多爾袞聞報,得知大同被攻陷訊息,高興之餘咬牙切齒,急令清軍把大同城牆毀掉五尺,以洩久攻不下之憤。

大同一失,山西各地出現連鎖效應,諸城不守,汾州、運城、太谷等地相繼淪陷。清軍每攻一城,皆把當地人殺光,製造了一個又一個“無人區”。

所以,明末清初,依殺人程度來算,最壞的當屬張獻忠,第二就要屬滿清,且後者殺人最多,達幾千萬之巨。

“年年遭喪亂,人民死鋒鏃”,這就是清朝初期中國各地的真實寫照。

固守太平的李建泰堅持近一個月,清軍勢猛,不得不投降。由於他在前明和清朝均當過“大學士”,屬於朝廷要犯,沒有被立即處決,押往北京。

順治七年夏,李大學士與整族家人,被清廷於北京鬧市凌遲。

人,終有一死。這位大學士,不死於大明國亡之時宣逞忠烈,一直反覆多端,最終落個碎剮,真讓人替他不值。

木棉花開血樣紅(1)

——兩廣漢人不屈不撓的抗爭

(導讀:尚可喜廣州屠城。 瞿式耜桂林殉國)

平滅金聲桓、王得仁、李成棟等明朝“反正”軍隊的大規模抵抗後,清廷決意繼續南下。由於地理、氣候原因,八旗滿洲的體質不適合炎熱氣候,於是清廷決定重用三個漢人降將,封孔有德為定南王,耿仲明為靖南王,尚可喜為平南王,三個大狼狗氣焰囂張,得得而來,即當時所謂的“三王南下”。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這三人,從前都是因膀大腰圓有武功,在皮島軍閥毛文龍手下效力。毛文龍收這三個人為“義孫”,孔有德名毛永詩、耿仲明名毛有傑、尚可喜名毛永喜。

袁崇煥既殺毛文龍,這三個“孫子”日後皆叛明歸清,孔有德封恭順王、耿仲明懷順王、尚可喜智順王。順治六年,清廷改封孔有德定南王、耿仲明改靖南王、尚可喜改平南王。

三個大漢奸均契婦將雛,舉家帶口,大有為清朝主子不掃南明誓不還之意。

其中,孔有德率二萬兵由湖南殺往廣西,尚可喜、耿仲明二人率兩萬多人由江西殺向廣東。

耿仲明行至吉安時,聽聞北京朝中滿洲主子要追究他窩藏逃人的“罪過”,心膽俱裂。害怕被抓入監獄受罪,他自己搶先一步,上吊死了。

其實,當時朝廷正急需他這樣的漢人鷹犬,根本不可能為了他們藏起區區千把人而用“逃人法”治他們的罪。

老耿一死,倒“救”了尚可喜,清廷連這位王爺帽子都沒給他摘掉,罰銀四千了事。

耿仲明一死,“三王”變成了兩王,進攻廣東的任務,主要交由尚可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