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部分

,身亦輕來陷左車。

關押兩個多月後,清廷下令殺害黃道周。他赴刑場之前,寫信給家人:“綱常萬古,性命千秋。天地知我,家人何憂!”

被押行至南京東華門時,黃道周坐地不起,高聲說:“這裡與太祖皇帝陵寢甚近,可於此處殺我!”扭頭之際,看見市坊中有福建門牌,老英雄更堅定了要受刑當地的決心:“福建,皇帝正在那裡,臨行拜君,臣子之禮。”言畢,他南向再拜,慷慨就義。

與其同死者,還有職方主事趙士超等數位弟子門人。

黃道周精通天文歷算,著有《易象正》、《三易洞璣》、《太函經》等著作,並用以自己推算個人命數。死後,家人整理其手稿,竟發現他早已預言自己將死於丙戌年,正是他身死之年。

憤懣之下,隆武帝再也不顧鄭氏阻攔,攜數千明兵“御駕親征”。

這時候,平日在水上作威作福、殺掠搶劫的鄭影等人忽然棄新城(今江西黎川)而逃,門戶大開。鄭芝龍早已暗中與清兵約降,福建各關隘均無人把守。

李成棟的清軍在浙江等地一路大勝,先後攻下紹興、東陽、金華、平州,很快攻陷鄭鴻逵所守的仙霞關。

隆武帝逃湖南不成,又想取道汀州去江西,此時,他的“御駕親征”,其實已經變成“御駕親逃”。

一邊是隆武帝臣下的眾叛親離,離心離德;一邊是李成棟的馭兵有方,指揮若定。此間情形,讓人慨嘆。

如此危難緊急關頭,酷嗜讀書的隆武帝仍然“載書十車以行”,邊逃邊讀,邊讀邊逃。小路狹隘,書又死沉,更拖慢了諸人的逃跑速度。

到汀州時,隆武帝的隨從僅僅五百人而已。隆武帝在汀州剛剛歇過一口氣,轉天凌晨,就有大隊身穿明軍軍服的人叩汀州城門,聲言護駕。

守門士兵不知是計,城門一開,發現來人原來都是李成棟派出化裝的清軍。

清軍喝問“誰是隆武?”隨駕的福清伯周之藩挺身呼曰:“吾乃大明皇帝也”,清軍群射之。周之藩拔箭,手殺數十人,最後腦後中箭,墜馬被殺。將軍熊緯督二十餘人格鬥,最後喉嚨中箭而死。

隆武帝聞亂驚起,持刀剛入府堂,即為清軍亂箭射殺。同時遇難的,還有其皇后曾氏和不滿月的皇子。

隆武帝一家三口的人頭獻上,李成棟更得清廷垂青,命他與佟養甲一起,駐軍福州,以觀時變。

南明諸帝中,其實隆武帝是最有帝王氣象的人,胸有大志,銳意進取,始終以恢復大明朝為念,堅持抗清。可惜的是,遭遇跋扈的鄭芝龍家族,隆武帝常遭掣肘,最終大志難成,含恨而終。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兩個太陽照南明(5)

降清反入囚籠內

——鄭芝龍的悲劇

清軍能夠迅速佔領福建,與鄭芝龍密切相關。

乍讀《清史稿》中的博洛傳以及《清世祖實錄》,會覺得清軍是在貝勒博洛以及眾多將領率領下,浴血奮戰,經過二十多次大戰才殺入福建。其實,所有這些記述,皆博洛等人的增飾誇大之辭,他們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為了為他們自己表功,最終把鄭芝龍的“功績”完全抹煞。

首先,作為閩浙雄關的仙霞嶺,地勢高險,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蜿蜒二十八曲,峻嶺之路達二十多里,山道陡峭得只容一人單馬,自古以來就是從浙江通往福建難以逾越的險隘。

隆武帝最早派鄭芝龍之弟鄭鴻逵駐守此地。鄭鴻逵只守不攻,龜縮於仙霞嶺內。其間,他只率軍向徽州的清軍發動過一次戰役,慘遭敗績,從此再不敢出擊。

隆武二年初,為了“抗議”隆武帝要他出關作戰,鄭鴻逵“削髮為僧”,撂挑子不幹。無奈,隆武朝廷只得轉委鄭芝龍發兵扼守仙霞嶺以北的江山。

鄭芝龍十分敷衍,根本沒派多少人守衛仙霞嶺。福建邊境四個縣內,他安排的總兵力才寥寥二千人。

隆武二年夏,鄭芝龍退往安海,很快就把幾乎全部屬兵調至沿海一帶。仙霞關成為無人據守的陣地。

浙東的明朝魯王政權大敗後,有數千潰兵遊蕩至仙霞關。當時,南明還有一個閣臣黃鳴駿夾在逃亡隊伍中,可惜他無略無才無餉,不能控制這些明朝殘軍,最終幾千人四散而去。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清軍不費一兵一卒,旅遊一般自浙江入福建。仙霞關沒能成為絞肉機的表演地,反而成為清軍行軍的風景點。

此外,福建與江西交界的分山關,本來有鄭芝龍手下大將施福守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