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化”最終導致了皇族的消沉和委瑣懦弱。
孫之獬的進言,正好挑起多爾袞的警惕之心,他想先從形式上消除“漢化”的潛在危險——好!我先下手為強,先給全體漢人來個“滿化”,強迫剃髮!
這下可好,本來漸趨平靜的江南地區頓時如水入沸油般四處暴散起反抗的怒潮。“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得毀傷”。一直以孔孟倫理為原則的中國人,無論官紳還是普通百姓,都不能接受自己在形象上變成野蠻的“夷狄”。即使是統治中國近百年、殘暴橫行的蒙古統治者,也從未下令要漢人改變裝束。
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家族宗法儒學為源的中國人,或許能把朝代興替看成是天道迴圈,但如果有人要以衣冠相貌上強迫施行歷史性的倒退,把幾千年的漢儒髮式和盛唐袍服變成“豬尾巴”小辮,這不僅僅是一種對人格尊嚴的侮辱,簡直就類似“閹割”之痛。而且,以“夷狄”形象活著,死後都有愧於祖先,沒有面目見先人於地下。
如果從文化、財產、等級等等方面,士大夫和平常民眾還存有歧異的話,在這種保衛自身精神和風俗的立場方面,所有漢人幾乎都表現出驚人的一致性。
原本已經降附的地區紛紛反抗,整個中國大地陷入血雨腥風之中。連真心歸附清朝的漢人學者也在筆記中憤憤不平地記述道:“我朝(清)之初入中國也,衣冠一仍漢制(其實朱元璋下令是遵依唐制)。凡中朝臣子皆束髮頂進賢冠,為長服大袖,分為滿漢兩班。有山東進士孫之獬,陰為計,首剃髮迎降,以冀獨得歡心。乃歸滿班則滿以其為漢人也,不受。歸漢班則漢以其為滿飾也,不容。於是(孫之獬)羞憤上書……於是削髮令下,而中國之民無不人人思螳臂拒車斗,處處蜂起,江南百萬生靈盡膏野草,皆(孫)之獬一言激之也。原其心,止起於貪慕富貴,一念無恥,遂釀荼毒無窮之禍!”(《研堂見聞雜記》)。
不過報應真迅速。三年多以後,因為受人錢財賣官,孫之獬受彈劾,被奪職遣還老家淄川。這老賊恰好趕上山東謝遷等人起義。義軍攻入淄川城,孫之獬一家上下男女老幼百口被憤怒的民眾一併殺死,備極毒慘。
孫之獬本人被五花大綁達十多天,被押期間五毒備下,義軍百姓在他頭皮上被戳滿細洞,人們爭相用豬毛給他重新“植髮”,最後,還把他的一張臭嘴用大針密密縫起,然後把他肢解碎割而死。
“嗟呼,小人亦枉作小人爾。當其舉家同盡,百口陵夷,恐聚十六州鐵鑄不成一錯也!”此種下場,連仕清的漢人士大夫也不免幸災樂禍。
剃髮令下後,太倉、秀水、崑山、蘇州、常熟、吳江、嘉定等廣大地區義民紛起,紛紛殺死清軍安排的地方官吏,開始了反清復明的抵抗運功。其中有嘉興徐石麒、松江沈猶龍、常熟何沂、太湖徐雲龍、崑山朱集璜等等。
清朝的王爺多鐸忙派八萬清軍回師江南,並以李成棟這樣的明朝降將為主力,進攻義軍佔領的城市。僅在崑山和江陰兩地,清軍就殺害了十多萬起義的居民。
崑山本來局勢平靜,剃髮令下,“人心方駭”,民眾爭起,殺掉清軍委任的閣丞茂才,燒掉縣衙,並把巡撫官署也一把大火燒為平地。
清軍李延齡受李成棟指派,以鐵騎圍城,先殺義民數千,而後,清軍入城,開始屠城,大殺三天,方下令“封刀”。
“是兩日天氣晴明,而風色慘淡,空中無一飛鳥,暮皆大雨,震雷轟烈……初八日,王師(清軍)拘掠千艘,載虜獲西去。約計城中男婦逾垣得出者,十無一二。巧掩得全者,百無一二。驟遇炎雨,屍皆變色……其死亡狀,有倚門、臥床、投閣、扳檻、反縛、攢捆、壓木柱、斬首、斫頸、裂肩、斷腰、剜腸、陷胸、肢解、才磔種種之異,以至懸樑掛樹,到處皆是;井坎池潭,所在皆滿,嗚呼慘矣!”(吳偉業《鹿樵紀聞》)
李成棟明將出身,善用大炮攻城。屠略崑山後,他又率清軍擁數十門巨炮,進攻江陰城。一時間炮聲震天,江陰城牆塌落多處。在此之前,江陰軍民先上演一出真假“空城計”,大開城門,誘清軍入城,夜中時分伏兵四起,斬清軍大將一名並殺掉早已叛清的明將許定國(殺高傑那位)。
李成棟軍猛攻六天,才把江陰城攻克。
江陰城雖不大,抵抗最力,最城闔城遇屠,情狀慘烈!
1645年7月底,李成棟率所部五千多人向嘉定進逼,在路上就開始姦淫殺燒。嘉定居民在明朝進士黃淳耀等人帶領下,用大木、巨石填塞城門,誓死拒守。
8月中旬,李成棟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