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可以彼此不究前嫌攜手合作,或化敵結為盟友,或依法參與競賽。在要實現未來共和政體的幌子下,已是身處高層的那些人,其中不乏舊立憲派份子及舊官僚,包括臨時參議院成員,最熱衷反而是如何保官謀職,開始另一輪的選舉遊戲。
在同盟會內,最醉心透過國會選舉從而實現共和制度者,首推宋教仁。他年青時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後,曾為進行革命不遺餘力;武昌起義期間,他是上海支部主要幹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他曾任法制局局長。在袁世凱的臨時內閣,他被委任為農林總長,是同盟會成員中參與北京政府的高層少數官員之一。他相信推行議會制。
其實,在南京臨時政府結束至北京臨時政府召開的新舊交替期,臨時國會的成員,亦即,臨時參議院成員,在成員背景組成上已發生了政治本質變化。南京時的各省代表,多由那些支援革命人士擔任;北京時的各省代表,很大部份是立憲派與舊官僚。所以,在臨時國會決策上,前者多數曾對同盟會有利;後者則明顯地擁護袁世凱。 遷都北京,還是依照南京所訂臨時約法,國會成立眾議兩院,並且決定,在一定時間內覆選,然後進行正式選舉。
就此,一場仿效西方議會內閣制的選舉角逐,在從未實行*選舉的中國,出現了各方紛紛組黨的現象。
為了爭奪政治權力,紛紛組黨籌備競選。基本上還是同樣那些人,他們或曾是革命者,又或原屬立憲派。
5月9日,由黎元洪領導的「共和黨」成立,成員包括過去的統一黨、民社、民國公會、國民共進會、國民協進會等組成。不久,由章炳麟、張謇(均曾入同盟會)領導的「統一黨」又離開「共和黨」,再度宣稱是獨立黨。另外由梁啟超、湯化龍(二人主張君主立憲)領導的「*黨」亦告成立。其實最關鍵是,同盟會解散了。因為配合未來選舉需要,宋教仁決定組織「國民黨」。據說,他曾徵得孫中山與黃興同意,把同盟會解散,然後,擴大招收會員,把一切願意投靠的立憲派及過往官僚全數收攬,在過去同盟會的基礎上,組成另一個政黨「國民黨」,並且在綱領上降低革命理想追求,務求人多勢眾,寧願削足就履。譬如,同盟會過去主張的男女平等就此取消。
9月25日國民黨成立。孫中山擔任理事長,黃興與宋教仁均任幹事。但是,孫不理事,由宋教仁主持。
其實,那時,孫與黃已經與袁世凱達成了默契,一、不把袁當敵對;二、不參選,搞實業,孫被委為籌建鐵路全權總監,黃當副手;三、按孫建議,黃興已經辭退南京留守之職,在此之前的六月間甚至把革命軍遣散了。孫黃二人,8月期間,曾獲袁之邀請前往北京聚會。據說孫袁面談了十三次,孫曾表示,十年內之總統非袁莫屬。
老奸巨滑的袁世凱,多方計勝了孫中山。先是,袁在北京就職臨時大總統後,叫孫解散南京的參議院,下令各省改選參議代表。因此,北京成立的臨時參議院,更多擁袁成員,更少革命人士。此其一。繼而,袁以兵多糧昂,下令各省裁兵。南京原有的革命軍就此遣散。再者,袁曾下令要黎元洪解散湖北的一支革命軍隊伍。因起義元勳統領張振武不從,遂計騙他進京然後加以捕殺。此事孫中山認為是黎元洪迫成的;不責袁,反怨黎。就此把黎推到支援袁的一方,從此黎組黨與原革命者抗衡。此其二。此外南京「臨時約法」規定,新政府共和行使責任內閣制。即是,總理才有施政權力;總統若要頒令,俱必須由總理覆籤,方能生效。5月,袁命北洋軍部將馮國璋取代直隸都督王芝祥的職位,卻未經總理唐紹儀覆籤認許。事發之後惹起眾議。唐因處身國會與袁兩者夾縫,無法處理,託病辭職。同盟會三名內閣國務員(蔡元培、宋教仁、及王寵惠)同時辭職,以示對袁行動抗議。但袁毫不著意,繼續獨斷獨行。袁隨即改以親信陸徵祥接任總理,並另用新人取代已辭職的國務員。不久,陸徵祥遭彈核,袁又起用另一親信趙秉鈞去替任。幾個月內三易總理。此其三。
只是,此際的孫中山,已經遠遊外國去了。因他揚言要築二千公里鐵路,中國政府無錢,孫去外國募款。
從1912年12月至1913年2月,依照北京臨時政府頒佈的參眾兩院議員選舉法,各黨進行選舉活動。最後結果,國民黨在參眾兩院內共得三百九十二席獲勝。其它如共和黨、*黨、統一黨,合計只得二百二十三席。
作為代理事長的宋教仁,夢想著可出任內閣總理。於是往長江數省旅遊演講,鼓吹由政黨主持責任內閣。
是年3月20日於上海,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