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一章 星塵的生命 (8600,求月票!)

第697章 星塵的生命 (8600,求月票!) 死亡,究竟是什麼感覺? 凡世間的絕大部分生命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死者不會說話,即便可以,他們的感知也是普通人類無法理解的靈魂觸覺。 而真正的死亡更是連靈魂和記憶都消散,傳承和血脈都灰飛煙滅的虛無,不可能流傳出任何會被人感知到的資訊。 所以,眾生只能想象。 有人說,死者會進入冥界,在那裡等待輪迴的到來,今世結束,決斷因果,真靈繼續自己下一世的旅途。 有人說,死後就是空蕩蕩,靜悄悄,唯有無盡的黑暗擁抱,無法思考,沒有感知,難以描述,於虛空的虛空中安眠。 還有人說,死亡根本不存在,因為死就是新的開始,終結之後就是全新的創造。 他們說,這個世間,沒有‘死’,因為沒有人會真正的死亡,沒有人會真正的消失。 因為,在這個溫柔的多元宇宙裡,有著‘愛’存在。 有偉大的存在注視著萬物萬有,所有人,哪怕是最微末的生命,也會被永恆銘記,正如正確那般永恆。 所謂的‘死者’,只是沉眠,離開了多元宇宙的大舞臺,只要偉大存在們願意,無論是誰都可以重返世間。 所以,這稱不上‘死’,世間也沒有死,只有暫時的離場。 所以,眾說紛紛,無有答案。 但是,倘若不獨論‘絕對的死’。 只是簡單的肉體朽滅,靈魂消散這樣的死,宇宙中卻有一個存在,可以闡述祂的感受,並不僅僅一次。 祂認為,‘死’,就是渴求也無法抵達的盡頭,是輪轉不休的生滅。 祂認為,‘死’,就是消滅生命的一切意義,即便還活著,也不過是行屍走肉的虛無。 祂認為,‘死’,其實是雙向的,生命或許恆久的存在,但舊日的世界卻早已死去,並不再復還。 那便是自星塵中誕生,死去又復生了無數次的生命,所能給出的答案。 在輝煌壯麗,被無數光輝和熱量充斥的宇宙初期,中子和質子都還沒有聚合的年代中,初始的宇宙中閃耀著遠比如今超新星還要絢麗萬億倍的光,宣告一切的創造,‘生’的開端。 而這光在熵的箭頭下急速冷卻,夸克漿凝聚為中子質子,最終化作了無盡的重氫分子云。 也即是,最初的‘星塵’。 最初誕生的,乃是氫元素……而大量分子云聚合坍塌所形成的,便是宇宙中最初可以被稱之為恆星的事物。 分子云坍塌聚合,會釋放聚變的熱,而當釋放的能量可以與其質量帶來的引力坍塌過程穩定對抗時,初代恆星由此誕生,並隨著分子云的不斷坍塌,持續地釋放可怖的能量。 但因為氫的非極特殊性,想要透過能級躍遷的輻射釋放能量效率非常低,為了與這不斷積蓄的能量對抗,只能依靠更大的質量來穩定,故而初代恆星質量普遍極大,而且壽命極短。 所以,最初的超新星爆發和黑洞,以及在宇宙幅度下,不斷擴散的‘星塵雲’便誕生了。 生命,只要在穩定,可以自我複製,自我擴散,產生演化的環境就能誕生。 無論是恆星,氣態巨星,近日行星,遠日行星,亦或是漆黑的塵埃中,只要有符合條件,生命就可以誕生。 於是在宇宙的一隅,在初代恆星消散殆盡,龐大的星系團級巨引源黑洞攪動天海,無窮負熵擴散的時候,有源自於星塵的生命誕生。 最為原始的生命,看上去似乎就和只會自動複製自我的元胞自動機並無不同,但是它的確誕生,並在高靈環境下具備了智慧。 正因為開靈是一個真隨機的過程,所以在無盡的負熵洪流中,無盡的星塵生命也就誕生了。 很難說明那是一段什麼樣的日子,星塵生命之間互相吞噬,互相聯合,甚至發展出了近似於封建奴隸制度的社會結構,絕大部分依靠電磁波和靈力進行交流和儲存資訊的星塵生命,體感時間遠比人類快成千上萬倍,他們甚至在超新星洪流不怎麼頻繁的灼熱區域,建立起了近乎於國家的聯合統治社會。 但是這畢竟是宇宙之初,隨著宇宙的膨脹擴散,星辰生命賴以生存的環境開始消散,高熱的星間塵埃開始冷卻,新生代的恆星誕生——因為許多次超新星爆炸,宇宙中的元素數量與種類多了起來,光輻射的可能性變多,恆星無需超大質量也可以維持穩定。 故而反過來說,許多大體型的星塵生命,在這個逐漸變得寒冷起來的宇宙冰河時代,感覺十分不適。 他們開始因為能級躍遷釋放能量的效率變高,進而逐漸變得寒冷起來,而寒冷的本質,也即是能量流失,將會造成星辰生命的‘坍塌’。 為此,祂們只能不斷地拋棄自己的質量,拋去自己星塵之軀中留存的記憶,留存的那些歷史。 某種情況來說,這其實是一種自殺,飲鴆止渴罷了。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