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四十二章.六兩多的大人參(9月月票加更35/35)

在以前的中藥行裡,柴胡為四,桔梗為五,人參為六。

趙軍攤手化六,道一聲發財,這是老輩放山的人,下山賣棒槌的開場白。這時,孫啟山看著趙軍,笑著問道:「小夥子,你們打哪兒來的?」

「老爺子。」趙軍抬手往王美蘭那邊一比劃,然後跟孫啟山說:「這是我媽,我們是永安鎮上頭下來的。」

「永安…………上頭。」孫啟山花白的眉毛一皺,沉思了兩秒,抬頭看著趙軍問道:「是十八道嶺下來的?」

一道長嶺分兩省,趙軍家這邊有一片山場,一山套一山,被嶺南人稱為是十八道嶺。

這種山形地勢,特別有利於下套子,所以嶺南不少打圍人不在他們嶺南下套子,而是翻山越嶺地過來,到十八道崗子來下套子。

如此一來,這片山場漸漸地就出了名。至於孫啟山是怎麼知道的,趙軍就不得而知了。「是。」趙軍笑著應道:「我家是永安林場家屬區的。」

「啊。」孫啟山點了點頭,道:「那林場我聽說過。」

趙軍聞言淡淡一笑,便沒再說客套話,而是開啟挎兜,從裡面掏出一個個人參包子來。一共四個人參包子,擺在趙軍和王美蘭面前的長條茶几上,趙軍伸手先解開其中一個。

人參這東西,按這麼包著,放在陰涼處,隔三差五地少撣點水,放個把月都沒問題。再就是曬乾了那樣可以長期存放。

趙軍開啟人參包子,從中捻出一苗人參,正是他和趙有財挖出的那苗蹭蘆參。趙軍解人參包子的時候,孫啟山也起身,從旁邊櫃子裡拿出一樣東西來。

看他手裡的東西,王美蘭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而這時將人參提起的趙軍,微微往王美蘭身旁一湊,道:「媽,那是戥子,專門稱藥材的。」

王美蘭聞言,好奇地把目光投向那所謂的戥子。這東西像秤,其實也就是秤。

只不過叫法不一樣,這個叫戥子。而戥子杆,就相當於秤桿。戥子盤就相當於秤盤,戥子錘就等於是秤砣。

孫啟山手裡的戥子,一看就有年頭了,木製的戥杆經過歲月的沉澱和常年的手摸,已經烏黑鋥亮。

當王美蘭的目光落在那戥杆上時,她就認出來了,這杆子是鐵梨木做的。要不說呢,大戶人家的小姐就不一般。

而王美蘭不但認得戥子杆是鐵梨木的,還認出那戥子盤、戥子錘都是黃銅的。黃銅,不管在啥時候,可都值錢吶!

關鍵是這件小玩意做的還相當精緻了,好似工藝品,而且看著就知道它得有些年頭了。

孫啟山沒把戥子放在茶几上,而是放在了自己雙腿上。然後他把手往衣兜裡一探,掏出一塊鹿皮來。

孫啟山拿著鹿皮,小心翼翼地先擦戥子杆,然後是戥子錘,最後是戥子盤。

當擦完戥子盤以後,孫啟山右手拿著戥子盤,左手把鹿皮裝回兜裡,回過左手提著戥子杆,將整個戥子拎起,然後右手握住戥子錘。

孫啟山拎著戥子到趙軍近前,左手持戥杆,拇指、掌心齊發力,右手一推系戥錘的弦,這戥子瞬間在半空中保持住一個平衡。

趙軍見狀,不由得暗道一聲專業。這才是行家!

像之前,趙軍在嶺南賣參時,無論是藥店的老紀頭子,還是供銷社的孫得勝,他們都不專業。

還把人參放在天平上稱?

按神州的說法,藥材不能遇鐵器!

當然了,趙軍沒法指著他們說你不專業。畢竟那就舒蘭下面的一個小鎮子,那老紀頭收棒槌都是靠上面定價呢。

要不然的話,當趙軍把三品葉和二甲子賣給孫得勝的時候,孫得勝咋能知道藥店可以給趙軍出什麼價呢?

而今天,趙軍和王美蘭來了市中心大藥房,這孫啟山也確實沒讓趙軍失望。不說別的,單就這老頭手裡的戥子,就得值幾個錢!

此時孫啟山左手持戥,右手向趙軍伸出,趙軍不等老爺子說話,便把人參橫在其掌心之上。

孫啟山把人參往戥盤中一放,提著戥毫,將戥杆提至與他雙眼同一水平線上。然後,孫啟山再將戥弦移動,直至戥杆平衡!

這一套動作,用一個詞形容,叫:齊眉對戥!孫啟山看了一眼,道:「一兩八錢六分。」

說完,孫啟山從戥盤上拿下人參交還給趙軍。趙軍接過人參,將其重新放回攤開的青苔上。

然後,趙軍又解開第二個人參包子,這裡包的是一苗三節蘆,品相中規中矩。

在趙軍解人參包子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