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王強擱山裡打著一頭野豬,看那老母豬肚子上還有少許五花肉,王強就割了塊五花肉、一條小裡脊和一根後腿,給王美蘭送來了。
看見那塊五花肉,王美蘭忽然想吃五花肉汆白菜了。而且王美蘭要吃的五花肉汆白菜,還不是一般的汆法,是得使砂鍋汆,還得不停地咕嘟湯冒泡才好吃。
如此一來,農村的大灶就不行了。而趙軍家屋裡又沒爐子,於是王美蘭就想燒個火盆。
“啊,這······這也行哈。”老太太又看了一眼那堆得由三個女人一起踩的泥,不禁心想和這老些泥,整十個火盆都夠了,這丫頭不能是要拿出去賣吧?
可不管心裡咋想,但當看到王美蘭她們準備打坯的時候,老太太還是攔了一嘴,對王美蘭說:“閨女,不能擱這兒打!”
“嗯?”王美蘭聞言一怔,但聽老太太說:“打坯,你得上有陽光那地方,要不得陰天下雨它該返潮了。”
“是嗎?”王美蘭驚訝地問道:“還有這說道呢?”
“那可不!”見三個晚輩都向她看來,老太太挺直了腰板,挎著小筐走過去,指點道:“整不好還得長毛呢!”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王美蘭緊忙讓金小梅、楊玉鳳去倉房裡搬桌子出來,然後把桌子支在陽光下。
就這樣,趙軍家支了三張桌子。三張桌子上都放著黃泥團,王美蘭、金小梅、楊玉鳳各站在一張桌前,拿著大棒子捶打著泥坯。
好麼,要不知道的人,一走一過看到這一幕,還得以為這是什麼農家作坊呢。
三人又捶了個把小時,眼瞅著那泥都黏糊了,王美蘭她們將各自捶打的泥坯分成幾份。
然後,她們一起進屋,拿出好多盆來。不但有盆,還有三個小燜罐。接下來,三人各取一份泥坯放在塑膠布上,使大圓木棍將其擀成泥餅。
再託著塑膠布,將泥餅糊到盆和燜罐的外面。下一步,連老太太都上手了,她們不斷拍打糊盆、糊燜罐的泥餅。
這就叫成坯!然後,幾人再撮泥成長條,繞著盆底、燜罐底圍一圈,這就成了火盆的底。
此時泥坯成型,王美蘭她們使手在盆裡蘸水,在泥坯外面不斷地抹。這一抹,使泥坯表面變得光滑。
這一步,老太太沒參與。但她也沒閒著,她攏了柴火,把趙軍家院裡的兩口大灶都點著了。
一時間,兩縷青煙隨風飄散在空中。然後就見王美蘭她們捧著一個個泥坯往灶那邊去,不知道的還以為她們燒窯呢!
等把泥坯烘乾,裹在裡面的盆或者小燜罐就能拿出來了,如此火盆大體成型。
最後就是給火盆封口,這一步也叫長沿。王美蘭這次批次燒火盆,主要是做兩種火盆。
一種三角口的,上面能坐砂鍋、銅鍋,王美蘭說這樣的鍋,適合汆酸菜、白菜,或者涮個羊肉也行。
而圓口的火盆,是東北最常見的火盆,基本上農村家家戶戶都有。冬天把它往炕上一放,從灶坑裡撮一鍬燒炭倒在火盆裡,能取暖,也能烤土豆。
但王美蘭說,這種火盆上面放鐵網,是能烤肉的!只不過她家的供給組長沒在家,王美蘭只能做個汆白菜
“對付”一下了。野豬五花肉切成薄薄的片,起鍋燒油、蔥花熗鍋,再下肉片翻炒。
那麼薄的肉片,翻炒兩下也就熟了,這時候拿過暖壺,把燒好的開水往裡一倒。
隨著水面上升,一抹抹油花飄在湯麵上。無需別的佐料,就抓把鹹鹽面往裡一撒。
隨著爐火一燒,湯很快就見了泡。這時把切好的白菜下到湯裡,熱湯一滾,剛被壓下去的火很快又開鍋。
最後,隨著王美蘭下進泡了一小天的粉條,滾開的湯又被壓了下去。但等這湯再開,就能開飯了。
而此時李小巧嚷著要吃烤土豆,一向慣孩子的王美蘭二話不說,直接下地拽過一個圓口火盆,拎著到炕前,就給火盆放在了炕上。
這時,小猞猁從趙虹腿上蹦下來,兩躥來在火盆前,一雙前爪往火盆沿上一搭,兩條後腿一蹬炕,直接就落進了火盆裡。
等王美蘭再回來,她手裡拿著個鐵鍬頭,撮著一鍬燒紅的木炭。
“哎!哎!”王美蘭笑看著小猞猁,她連著呼喝兩聲,那小猞猁也不動地方,還得趙虹將其抱走。
王美蘭左手拿著鍬頭右手在小猞猁小腦瓜上一揉,聽小猞猁
“嗚嗷”一叫,王美蘭笑道:“你太小了,不夠我們烤一頓的。”在眾人的笑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