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孔明病好多時,每日操練人馬,習學八陣之法,盡皆精熟,欲取中原;聽得這個訊息,商量眾將議事。 眾將皆張望,不知孔明先生有何計策。 孔明喚張嶷、王平分付道:“今賊魏犯境,汝二人先引一千兵去守陳倉古道,以當魏兵;吾卻提大兵便來接應。” 王平急了:“人報魏軍四十萬,詐稱八十萬,聲勢甚大,如何只與一千兵去守隘口?倘魏兵大至,何以拒之?” 所以當年二爺五百校刀手就打下了長沙。 孔明道:“兵部在多,一千人足矣。” 張嶷與王平面面相覷,皆不敢去。孔明道:“若有疏失,非兩位將軍之罪。不必多言,可疾去。” 張嶷哀告道:“丞相欲殺我二人,就此清殺,只不敢去,一千兵馬去敵四十萬魏兵,實在是不敢去。” 當然如果是一千個雲長那就另當別論了。 孔明笑道:“我令兩位等去,自有主見。” 王平,張嶷面面面相覷。 孔明起身解惑:“吾昨夜仰觀天文,見畢星廛於太陰之分,此月內必有大雨淋漓;魏兵雖有四十萬,安敢深入山險之地?因此不用多軍,決不受害。吾將大軍皆在漢中安居一月,待魏兵退,那時以大兵掩之:以逸待勞,吾十萬之眾可勝魏兵四十萬也。” 二人聽後大笑:“丞相神算!”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遵命!” 二人拜辭而去。 , 轉頭囑咐姜維:“傳令教各處隘口,預備乾柴草料細糧,俱夠一月人馬支用,以防秋雨;將大軍寬限一月,先給衣食,伺候出征。” 姜維領命:“是!丞相。” 卻說曹真、司馬懿同領大軍,徑到陳倉城內,不見一間房屋;尋土人問之。 曹真問道:“老鄉!為何無房無屋?” 老鄉破口大罵:“那守將郝昭說是拆房守城,說戰後重建,又遇西蜀丞相攻城時燒燬 何來房屋?” “你等看情況也是兵,何時與我等建房蓋屋?” 這讓曹真跟司馬懿都不好回答。 司馬昭不慣著:“你等鄉民何來如此言語,若非我大魏兵馬趕走孔明,你等可有生機?” 鄉人也怕死 不會與年輕將軍爭辯,只囔囔幾句:“不如入漢營,還有吃喝……” 司馬昭就是喜歡跟人爭個高低,司馬懿及時阻止大聲呵斥並言:“待蜀軍退卻,我等親自為爾等蓋房!” 曹真清楚公信力有多重要:“來人!”叫來軍需官:“陳倉城內每人十斤糧食!” 於是魏兵停了下來,先分了糧食。 曹真問:“諸葛亮不佔陳倉,是何意?” 司馬懿道:“諸葛亮佔了天水城,定出祁山,若是與天水郡連線,恐難也。” “不如從陳倉道出兵,堵住諸葛亮!” 聽了建議後,曹真便要從陳倉道進發。 司馬懿看了看天色:“不可輕進。我夜觀天文,見畢星躔於太陰之分,此月內必有大雨;若深入重地,常勝則可。倘有疏虞,人馬受苦,要退則難。且宜在城中搭起窩鋪住紮,以防陰雨。” 曹真真從其言:“好!暫時駐紮此地。” 未及半月,天雨大降,淋漓不止。陳倉城外,平地水深三尺,軍器盡溼,人不得睡,晝夜不安。 一連幾日,曹真只能跟司馬懿坐在草廬中。 司馬懿進言:“都督,此正秋月,山洪極多,不如暫退,待風雨過後再進。” 曹真嘆氣:“我已上奏天子,只能待旨而行。”這就是那句來都來了。 大雨連降三十日,馬無草料,死者無數,軍士怨聲不絕。傳入洛陽,魏主設壇,求晴不得。 曹叡無計可施,只好召叢集臣商議。 黃門侍郎王肅上書: 前志有之;千里饋糧,士有飢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此謂平途之行軍者也。又況於深入險阻,鑿路而前,則其為勞,必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坂峻滑,眾逼而不展,糧遠而難繼:實行軍之大忌也。聞曹真發已逾月,而行方半谷,治道功大,戰士悉作:是彼偏得以逸待勞,乃兵家之所憚也。言之前代,則武王伐紂,出關而復還;論之近事,則武、文徵權,臨江而不濟:豈非順天知時,通於權變者哉?願陛下念水雨艱劇之故,休息士卒;後日有釁,乘時用之。所謂悅以犯難,民忘其死者也。 魏主覽表,正在猶豫:“這……方出師便召回……”心想出師不利於國不利。 楊阜、華歆亦上疏諫。 “陛下,不如退兵!” 眾臣皆以為然。 魏主即下詔,遣使詔曹真、司馬懿還朝。 時魏主信到,讓二人回朝。 曹真與司馬懿商議:“今連雨三十日,軍無戰心,各有思歸之意,如何禁止?且陛下已有聖意……” 司馬懿道:“不如且回。” 曹真問:“倘諸葛亮追來,怎生退之?”曹真真是怕了孔明瞭,用兵如神,區區小計策就能讓曹真摸不到頭腦。 司馬懿諫:“先伏兩軍斷後,方可回兵。”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