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愛卿!用兵之道,朕深了於心,今連續克陣,讓那小兒不敢輕視於我。” 孫權說的就是杜預。 杜預步步後撤,讓孫權大喜。 早就聽說杜預有大才,用兵甚是天才,如今被自己如此擊退,看來自己的軍事天賦也不低。 “主將羊祜尚未出手,陛下還需多多小心。”徐盛諫言。 駱統認為徐盛所言極是:“羊祜乃老將,如此不動,恐是觀測大都督動向。” 二人其實已經很委婉了,就是人家兵馬完全的懼怕陸遜出其不意,畢竟陸遜沒有動,不是你用兵厲害。 孫權謎之自信:“非也!是其用兵不當,遭此慘敗,乘勝追擊,必能取勝。” 二人心中可太惱火了。 孫權典型能守成之主,就是劉璋puls。 熬死老的,欺負小的,以為杜預初出茅廬小輩,豈能與當年張文遠相提並論? “若是雄壓之,不出數個時辰,水路並進新野城,則曹魏休也。”天真的孫權即使這個歲數也是天真呢。 “不可!”駱統身為軍師不允許出現如此大的錯誤:“陛下!若是如此進軍,曹魏可分割我與大都督兵馬,分而圍剿,我軍必敗。” 眾人皆以為駱統所言極是。 孫權正考慮著呢。 一將闖入。 望去。 乃諸葛瑾之子,諸葛恪。 “琅琊少年諸葛恪,奉父親命帶兵一萬,援助陛下。”諸葛恪拜。 孫權見是諸葛瑾之子,又如此意氣風發:“元遜,方才朕與諸卿商議對敵之策,元遜以為如何?” 與眾人不同,也與其父不同,其人心中仿有雄偉大志:“不可步步為營,當急攻猛進。” 諸葛恪說到了孫權心裡,孫權就覺得自己肯定能贏,就覺得杜預就是打不過自己才連連敗走。 “人言我東吳多俊傑,元遜有昔日陸郎之智!”孫權太欣賞他了:“朕封你為軍師將軍,留軍中與朕商議進兵大事!” 孫權笑呵呵,駱統mmp:“你他孃的就不聽是吧?” “諸葛恪乃一小子,未曾親臨戰場與魏軍爭鬥,恐怕不妥。”駱統直言。 孫權樂了:“卿上戰場也無幾次,何必嘲小輩?朕一生戎馬,難道不知該不該進兵?” 張遼:“啊對對對!”順便給孫權點了一個贊。 “好了好了!朕不想再談!凌烈,甘瑰!” “臣在!” “願為朕之先鋒破敵否?” “臣等願繼父志,滅魏國之賊。”孫權點點頭:“好!”直接越過徐盛等人。 “既然老將軍們認為不敢與魏軍交戰,那就讓我們江東俊才前去交手。”孫權陰陽怪氣一把手:“老將,總有老將的顧慮。” 還特別細心說了句:“非人人都與那黃忠趙雲一般。” 整個過程孫權根本沒有搭理這些老將軍,只跟諸葛恪這種認為應該主動進兵的小朋友聊天。 “那黃忠年過七旬還能與陸伯言交戰夷陵,那趙雲也是如此,陣斬大將!如此,才叫英雄。” 啪啪打徐盛等人的臉。 本來是好心好意告訴他不應該如何如何,否則必然兵敗,你這好了,還要陰陽怪氣幾句。 “陛下既已決定,當調兵遣將……”駱統忠告一句:“莫要輕敵。” 孫權又來一手冷處理:“朕知曉,朕知曉。”說罷帶著小輩出了營:“汝等留守其中,負責後勤,朕與軍同往前線破敵。” “陛下!” 眾人所言,孫權現在全當放屁了。 駱統急了:“快!速給大都督寫信!” 徐盛問:“陛下兵敗便知進退,為何叨擾大都督?” “我雄兵數十萬有餘,恰逢司馬氏亂政,即使兵敗也能保證陛下無恙。” 駱統卻說:“陛下兵敗,大都督將在荊州戰場處於劣勢,若是司馬師援兵而來,前後夾擊,我軍必敗。” “司馬師前去討淮南之地……這……” 駱統一番話讓徐盛知曉:“若如此,陛下只能撤往荊州,則建業……” 駱統不再跟他閒聊,即致信陸遜:“聖上不聽勸告,三軍其出,還望大都督有計可用。” “若是司馬師急攻猛進,幾日之內拿下淮南,統御兵馬,我軍便要退守柴桑,幾代基業才跨長江沿岸,若是如此,我等有何顏面去見歷代大都督?” 看得出來這駱統還是著急,認為此事相當重要:“徐盛將軍,請去中軍叫來淩統將軍商議對策。” “好!”徐盛出營。 看到孫權這邊。 按照諸葛恪所言,三路進兵,一路走以奇襲兵馬走山路,一路以甘瑰、凌烈走水路,最後一路則是孫權與諸葛恪親自前去。 孫權沒有帶任何老將,也許他已經預設老將無能,當以新生代之人為主。 杜預自然知曉。 “需要向羊將軍請示求援否?” 杜預搖搖頭:“孫權如此乃是送我兵馬爾。” “山路縱火,水路鐵索連環以大船相撞,陸路則我親自出馬。”杜預攜盔而走。 告親信如何如何禦敵。 果然,山路火起,吳兵擅水戰,無山戰經驗,不知是人為縱火還是山火,不敢貿然前進,只好先派兵卒回大營問諸葛恪之意見。 至於水路,那更是以小博大了。 以杜預之想。 以荊州僅有大船頂在前面,至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