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3章 語言的地位(上)

和《安加拉》集團不同的是,我如今入職的集團是一個相當正規的企業。管理層幾乎都是名牌大學畢業或者乾脆就是海歸。

我平生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國內職場精英的頻率。他們的才華,抱負都讓我欽佩,拼搏精神更是讓我汗顏。

本著向大家學習的我卻漸漸地發現,他們的某些價值觀讓我很是困惑和不解。

難道是我在俄羅斯待得太久和國內的思想意識都脫離了?還是我這人天生就和大家不一樣?我覺得如今就連自己的三觀都落伍了,就別提自己的品味和追求了。

原來自己就是一個長著洋麵孔的鄉巴佬和這些精英人士少有共同語言。

除了工作以外大家更關心的就三件事:炒股,炒房,移民。這些都超出了我的能力和認知。

和《安加拉》的那些經理不同的是,我們這裡的經理還沒有一個是本科學歷以下的,不僅人人一口流利的英語,更是以英語的掌握成度來作為學識和見識的評判標準。自然,我們這裡也不需要什麼翻譯部了。

剛開始我遇到同事他們和我打招呼《hello!》我就回答《你好》。

我以為是因為我的外表給別人造成了困惑大家才這樣同我說話的,後來,我才知道這只是同事們之間最正常的交流方式,倒是我的回答讓大家誤會:我在強調自己的漢語很精通。

呵呵……這一點真的少有人能和我感同身受了吧!

更讓我感到奇怪的是,在集團內部的會議上,竟然大量地充斥著英語。我甚至懷疑發言人是不是用漢語已經無法表述清楚自己的意思了。這可是我在俄國公司裡從來都沒遇到過的。

我想起安德烈笑著說,我去美國可千萬別學說一口美國腔,那可只適合在美國說!我如今在國內,可卻每天要聽到各種腔調的英語。

要說我學俄語,源於我那特殊的血統也許情有可原,可是,同事們對英語的痴迷卻讓我感到莫名其妙了:喜歡聽歐美的歌曲,追原版的美劇,竟然是大家共同的品味。精英們不僅對自己的英語精益求精,更是對孩子的英語教育達到了變態的成度:會說話就給請英語家教,必須選擇雙語幼兒園,使用英語原版教材的國際學校……就算學語言出身的我也對此佩服的五體投地。

英語意味著什麼呢?我合上手裡的牛津詞典,陷入了沉思。

英語是傳播最廣泛的語言,作為一門外語,是一種國際性的、官方的交際語言,是世界上使用範圍最廣泛的語言,是進行國際交往的重要工具。

據說,全世界70%以上的郵件是用英文書寫的;在全世界的廣播節目中,60%是用英語進行的;世界上的科技資料絕大部分是用英語發表的;絕大部分的國際會議以英語為第一通用語言;英語是聯合國的正式工作語言之一。

不過,英語在世界上如此普及也就是近兩百年的事。

在十八世紀中葉發生了近代以來的第一次科技革命,英國在全世界第一個實現了由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轉變。由此國力大增,對外極力推行殖民主義。在這種情況之下,英語便開始成為很多的殖民地的官方語言以及成為母語。

加上美國的崛起,助推了英語的發展。

美國在二十世紀成為了世界的霸主,對世界的格局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所以以英語作為母語的美國也自然將英語的影響推到了更高的層次。

資訊和經濟的全球化也推動了英語的影響力。國際網際網路通用的語言是英語, Internet資訊95%以上都是用英語提供的,資訊化的發展鞏固了英語作為世界第一語言的地位。

英語還是航空、金融、科技界的主導語言。這就是英語為什麼會有如此地位的原因了。

很多人習慣將A-Z稱為“英文字母“,事實上,應該稱為“拉丁字母“或“羅馬字母“。因為英語的A-Z二十六個字母是採自於拉丁語的拉丁字母。

英語是從與拉丁語同源的盎格魯撒克遜語中派生出來的。

盎格魯撒克遜語早先從拉丁語中借用過一些詞彙。

公元7世紀時,又有更多的拉丁詞被吸收進來,這主要是由於坎特伯雷的聖奧古斯丁(不是那個著名的希波的聖奧古斯丁)著作的影響,他曾受教皇格列高利差遣,力圖使盎格魯人皈依基督教。

在征服者威廉於1066年統治英格蘭之後,諾曼法語成為上流語言,盎格魯-撒克遜語被看作是戰敗者和農奴講的劣等語言。

盎格魯-撒克遜語不再是文學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