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十來天,我們把過節前買的東西也都消耗地差不多了。
聖誕節後,俄國的市場也陸續開業了,小石要去市場採購,我很好奇也想去看看這裡的市場是什麼樣子的。
俄羅斯和中國差不多,比起那些大型超市,傳統的農貿市場是最接地氣和最能反應民眾需求的了。
我們驅車來到伊爾庫茨克中心市場。這裡是伊爾庫茨克最大的市場,分為室內和室外兩部分。
室外部分以瓜果蔬菜為主,類似於農貿市場,可以買到各種時令瓜果、蔬菜。
這裡也是小石最常來的地方。
室內部分有面包、肉類、乳酪、調料、日雜、家電等生活日用品,一應俱全,價格都十分便宜,也是最受普通市民歡迎的商品。
小石笑著問我是不是隻習慣去超市,對市場挺不熟悉吧?
我笑著告訴小石,我最早在莫斯科的市場裡工作過近三年呢!所以,我對市場有一種特別特殊的感情。
當然,莫斯科的批發市場和這裡的市場還不完全是一個概念。可是,我感覺市場的氣質都是相同的,特別是在這裡的人似乎就是莫斯科市場的翻版。
不過,這裡我怎麼看不到中國人呢?不是說在伊爾庫茨克也有很多中國人在這邊開店嗎?
小石笑了,告訴我中國人的市場不在這裡,哪天他帶我去中國市場瞧一瞧。那個市場上的好多人都是咱們辦事處的常客呢!
我和小石買了不少辦事處需要的食材和日常用品。
說實話,我很少上街購物,基本上也不怎麼喜歡逛商店。
和一些女人不一樣,我對一個地方的圖書館和博物館的興趣遠遠地大於商店,因此,我感覺這次和小石充滿生活氣息的採買活動很有趣。
沒過幾天小石要去中國市場買襪子,他問我去不去。我自然願意同行。
我們來到這個華人圈子裡有名的市場,小石告訴我中國人給這個市場起了一個挺摩登的名字——《Sh市場》。
《Sh市場》儘管和上海沒什麼關係,可是還真是中國人的天下,和俄國其他地區的中國市場一樣,這裡的中國客商也以經營服裝,鞋帽為主。
馬上要臨近春節了,我看到有些攤位好像已經暫時歇業了。不過,還有不少同胞很敬業,在這裡堅守著。
小石對這裡很熟悉,沒走幾步他就能遇到熟人。
我們來到一個賣襪子的攤位,老闆是一個來自浙江的中年人,有著典型的江浙一帶人的身材瘦削的外貌特徵,口音也帶有那邊的腔調。
看著他不由得讓我想起,最早我那個喜歡去賭場的販賣海鮮的老闆。
他和小石很熟悉,問小石春節是不是回家。小石告訴他,春節期間朱主任和程副主任都回去,可是更大的領導來了,所以,他今年不能回國過年了。
這個老闆告訴小石,他們老鄉除夕在中餐廳聚餐,大家一起看春晚,要是小石想參加,提前一天通知他,他好給小石定座位。
小石告訴他,除夕怎麼過,他自己做不了主,要和領導商量了才能決定。
賣襪子的老闆說,要是你們公司的人來也歡迎。他們已經包了個大廳,餐費是平攤的,人越多費用就越少。
離開賣襪子的攤位,我們在市場裡接著轉悠。
我想起莫斯科那個曾經聞名於世的《伊茲麥洛》市場。想起了我們在那個市場設立的辦公室,想起我曾經的同事們,想起袁姐,謝爾蓋還有李白玲和劉洋……我甚至想起了丹尼爾,那個亞塞拜然人和安德烈……
從元旦前到今天,我幾乎沒有聯絡上安德烈。
我國內的郵箱似乎也不給力,年底又被禁用了,我這幾天也沒顧上申請解禁。
我沒法給安德烈安裝qq漢語版,據說qq出國際版的了,可是,這個我還沒有確認更沒法通知他……再說,我都懷疑安德烈如今是否有時間上網,他這滿世界飛的節奏,我實在是跟不上了。
回到辦事處後,儘管我的手機有訊號了,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我的國內手機竟然已經欠費了。
那時,支付話費不像現在這麼容易,我又身處國外,所以,我還真一時間沒法解決這個問題。
我問小石他平時是怎麼同家裡聯絡的?
小石告訴我,他才不敢開國際漫遊呢,他平時也不總和家裡聯絡,如果需要他們都是買電話卡撥打固定電話。
看著眼前似曾相識的市場,我思緒萬千,甚至有點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