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2章 俄羅斯黑幫(一)

周姐山莊的事讓人們唏噓不已。大家似乎才從《長城餐廳》劫案的恐懼中走出來,這次山莊的案子又給當地華人那尚未癒合的傷口上撒了一大把鹽。

提起俄羅斯惡性案件的高發,不能讓人忽視的一個事實——俄羅斯黑幫的存在。

俄羅斯黑幫是指俄羅斯的地區性有組織犯罪團伙,其產生和發展有著很獨特的社會歷史原因。

提起俄羅斯黑幫可謂臭名昭著,甚至在全世界的不法之徒中排名第一。

作風之毒辣讓那些同道中人都望而生畏,是一種非常恐怖的存在。

英美的片子都喜歡英雄式的幻想,但幾乎每個英雄想要到俄羅斯黑幫地頭去挑事,都得先拜個山頭。

連“綠箭俠”奧利弗到了俄羅斯,也都經歷數次生死時刻,很多他的技能還是俄羅斯兄弟會訓練的。

電影雖然大部分來自虛構,但俄羅斯黑幫有著世界上其他組織難以比擬的組織性,這或許跟他們的起源有關。

俄羅斯幫派的起源來自前蘇聯的古拉格集中營。

根據俄羅斯當局解密的檔案,前蘇聯曾經存在過最多476座獨立的集中營,每一個都由最多上千個更小的懲戒營體構成。

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那些散落在北極圈周圍的集中營。

得益於他們的存在,便有了近當代俄羅斯的“北極圈工業城市”。

例如,瓦圖加,科利馬和馬加丹都是數十年前集中營的所在地併為曾經的監禁者所建立。

在1929年到1953年的三十四年間,至少一千四百萬人被監禁於古拉格,超過七百萬的蘇聯公民被流放到蘇聯的墾荒地區進行墾荒。

古拉格集中營除了政治犯外,還有幾百萬的罪犯。在該系統中,普通犯人與政治犯被共同關押,總數極為龐大,根本沒法由全部官方管理。

所以集中營當局採用犯人管犯人的管理原則,使整個古拉格形成了弱肉強食式的叢林法則。

久而久之,在傳統無政府主義傾向的影響和官方嚴酷管理的刺激下,犯人逐漸形成組織化。

一些牛逼的罪犯組成了“律賊”( thieves in law)團體,控制了集中營地下世界的秩序,不與當局合作。

在集中營裡滋生的“律賊”們就是日後俄國黑幫的原型。

“律賊”又名“戒律匪徒”稱謂一直保持到了今日,但只有黑幫教父級的人物才有資格使用。

“律賊”在勞改營裡形成一個獨立王國,管理著地下犯罪世界,他們“在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管不著的地方,統治著蘇聯的黑暗濠溝”。

他們採用連坐法,並且發誓“徹底服從罪犯的律例,包括義務支援犯罪理想,拒絕合法的工作(必須以犯罪來維持生計)以及拒絕參與所有政治活動”。

這就是著名的《古拉格戒律》。

二戰時期,蘇聯曾經召喚古拉格集中營罪犯參戰,這些人成為了戰場上最兇悍最不要命的戰士之一。這也可以說明,後來的俄羅斯黑幫為什麼組織紀律性超強。

在蘇聯時代,由於國家擠掉了社會空間,黑幫始終無法大規模存在,但其土壤一直並未消亡。

1980年,莫斯科舉辦奧運會,前蘇聯政府也玩起了“全民大健身”的運動,一場由此被激發起來的健身狂潮席捲蘇聯全國。

在莫斯科周邊的許多地區,健身潮中湧現出大量的運動團體,

一時間,海量的年輕人聚集在體育場館鍛鍊身體捎帶打架鬥毆。這簡直是為黑幫招納人才設定的海選大會。

大批次兇悍的年輕人被黑幫招納走,這批八十年代加入的年輕人們可以說是古拉格律賊們的正式接班人。

日後著名的黑道教父,好多都是在八十年代加入黑幫的。比如伊萬科夫這位黑幫國王,曾經是一位摔跤冠軍,他就是在這個時期上道的。

這批人、連同從“古拉格“中走出來的人,日後成了俄羅斯黑幫的中堅力量。

戈爾巴喬夫上臺後,蘇聯迎來了體制和思想上共同放鬆的新時代,廣泛興起的商品經濟成為黑幫崛起的經濟前提。

蘇聯的解體給俄羅斯社會、道德、經濟生活等各個方面都留下了巨大的真空地帶。

俄老百姓生活水平急劇下降,而不法分子卻一夜暴富。

於是,心理失衡導致了社會價值觀發生了可怕的變化,靠勞動掙錢變成了不擇手段致富。

時局變動而帶來的社會變化,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