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顧夏番外3:學醫遭拒

“我倒是接受過好幾次心理輔導……” 晚上躺在床上,顧夏枕著自己的右手,整個人平躺著,腦子裡想起了于軍這句話。 一般來說,戰士們確實需要心理輔導,因為戰爭很殘酷,新兵第一次見到死人,會覺得難以承受。 但打多了,見多了生死,心理的承受能力會更強大。 這也是為什麼,于軍談起他手下那群戰死的人,語氣是那樣平常。 他見慣了生死…… 之後無數次在醫院遇見於軍,他都是來去匆匆,忙著撫慰戰士家屬、亡者骨灰轉移、安排撫卹金…… 戰爭的後遺症在顧夏的面前一一展開。 有一天,他甚至接診了一位剛從鄰國逃脫出來的我方戰士。 儘管戰爭已經結束幾個月,但仍然有逗留在鄰國的戰士還沒能回來。 那位病人剛到顧夏手上的時候,全身沒有一處面板完好。 那些傷口許多並不是火,藥或者其他利器造成的。 “像是毒蟲叮咬。”顧夏皺著眉頭,這樣的傷他曾在師祖的手札上見到過。 師祖對毒蟲這一方面沒有很深的瞭解,只能開了一些清熱解毒的藥方。 好在當時的病人身上傷口只有一處,喝了藥也就慢慢自愈了。 可現在這個不同,他身上其他的外傷,顧夏都能幫他治療。 可除此以外,一半以上的面板,全是密密麻麻的毒蟲叮咬產生的潰爛。 顧夏只能先開了西藥消炎,避免更嚴重。 該怎麼治療,他暫時沒有頭緒。 院長了解了這一情況,沒多久就帶了一個老人家過來。 這人穿著當地傳統服飾,看上去年紀應該有六十歲左右,長著一撮白鬍子。 他和院長講的是當地的話,兩人交流了一陣,他才去看床上的病人。 檢查了病人全身以後,他又把脈,觀察了病人的呼吸。 接著才拿出一個小盒子,裡面是黑漆漆的一團,他拿了一塊小竹板,把黑漆漆的藥塗在病人的傷口處。 又拿了藥材出來遞給院長,說了一些話。 院長點點頭,還拍了拍他肩膀。 “李護士,這個藥煎一下,給十號床病人的。 再準備好木桶和水。” 李護士似乎對這樣的事習以為常,說了聲好,就把藥拿走了。 等護士離開,顧夏就問:“院長,這是什麼?” 院長和他解釋:“這是我們當地的巫醫,這老人家是附近最好的醫生,他很擅長治療這種毒蟲叮咬的病。” 顧夏想起曾經聽張師父講過,不同地區由於物種不一樣,所使用的治療方法也會有不同。 這個巫醫聽起來很具神秘色彩,但它的核心其實就是利用當地的草藥和治療手段,醫治病人罷了。 這個地方瘴氣重,毒蟲種類多,每種不同的毒都有其對應的治療手段。 這位老醫生行醫多年,很容易就能判斷出傷口出自哪種毒蟲。 因此他出手,就能夠解決十號床病人身上的毒。 過了幾個小時,顧夏又過來檢查十號床病人的時候,他已經醒過來了。 顧夏和他聊了一會天。 他叫鄧志鵬,來這邊打仗已經有好幾年了,他原籍也是北城。 因此和顧夏聊天的時候,他覺得很親切。 鄧志鵬說自己的團長和戰友們,現在也在北城,他打算等治好了病,就要回去見見他們。 顧夏想起堂姐夫,就問他:“你認不認識方懷遠?” 鄧志鵬眼睛一亮:“他就是我們團長!你認識他?” 顧夏也覺得很湊巧。 “他是我堂姐夫。” “團長結婚了?真好,真好,我們一直以為他會孤獨終老呢。” 有了這一層關係,顧夏和鄧志鵬關係就又親近了幾分。 護士進來見他醒了,就說:“十號床鄧志鵬,要做下燻蒸,準備一下。” 鄧志鵬待在這裡好幾年了,因此知道這種治療方法。 見顧夏有些疑惑,就和他解釋:“就是泡澡,裡面是熱水還有一些黑乎乎的藥,我還沒試過呢。” 他醒來看到自己身上的樣子,就知道肯定要泡這個了。 從前也有戰友用過這種方法,最後慢慢地就痊癒了,挺神奇的。 顧夏也很感興趣,就問他自己能不能去看。 都是大男人,也沒什麼不方便的,鄧志鵬便同意了。 觀摩了一場“泡澡”,顧夏對巫醫更是興趣滿滿。 那位老醫生姓沐,他會說普通話,只是口音比較重。 顧夏已經能夠聽懂這裡的口音了,因此和他交流沒有問題。 好像自從認識了沐醫生,就常常在醫院見到他。 顧夏有事沒事就會觀察他,發現他治病是用著很古樸的方式,見效不快,但效果非常好。 他想學習巫醫,於是終於去找了沐醫生。 但沐醫生拒絕了:“這是我們自己的東西,不傳給外人。” 他也有徒弟和兒子,那是要傳給他的傳人的,他們這裡千百年來都是這樣做,他不願意打破傳統。 顧夏再三請求,他都是拒絕的態度,最終也只能無奈作罷。 畢竟他也不可能勉強別人。 鄧志鵬還安慰他:“他不肯教就算了,你會的也很多了。” 這段時間他看顧夏工作,都能感覺到他的專業能力有多強。 據說他學生時期就拿過國際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