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雁門關,周蒼安排一萬軍士守城,另外四萬休息,不管外頭契丹人攻城戰況如何激烈,皆不聞不問,安心養精蓄銳。 當晚,周蒼挑選兩千精兵,在遼國大軍帳叫陣騷擾,一遇敵軍派人出戰便退後,敵軍回陣之後又逼回來,敲鑼打鼓,搖旗吶喊,如此前進退後,一直折騰至天亮方收兵回城。 這一日,遼國各將軍在耶律涅魯古的督戰下,發動更加猛烈的攻城,倘若不能在短時間內攻破雁門關,宋朝援兵趕至,那便更加麻煩。但是雁門關軍民一心,破城談何容易,遼軍整整攻了一天,夜幕降臨後又留下一千多具屍首收兵回營。 敵軍回營,正是周蒼出動之時,仍然是兩千騎兵,仍然大聲叫囂,仍然敵進我退,敵退我進。這一晚契丹人算是搞明白敵人意圖,留五千人候著,其餘十萬士兵只管睡覺。 到了未時一刻,雁門關城門開啟,宋二蝦與雁門關副將林永濟各領兵一萬,繞路埋伏在遼軍駐地兩翼,另有兩萬士兵靜行,守候在周蒼小股部隊身後兩裡地處,一切準備完成,周蒼率兩千兵將對遼軍大營發動攻擊,與遼軍貼身近戰。遼軍守衛被騷擾得夠狠,終於逮著機會與宋軍大戰,個個奮勇爭先,片刻間打得宋軍落花流水,戰得一會,號聲響起,宋軍敗退。遼軍士氣正盛,豈容敵人逃退,不用領兵發話,在敵人身後緊追不捨。待得遼軍追出三四里路,完全落入布袋陣中,埋伏在後的宋軍忽然出現,對著道路上排成一排的五千遼軍展開攻擊,五千遼軍面對著比自已多四五倍的敵軍,軍心大亂,很快敗下陣來,四處逃散,周蒼指揮將士奮勇殺敵,隨後還放回幾百殘兵,成千的宋軍撿起遼兵扔下的大旗,穿上遼國死傷士兵的衣服盔甲,夜色之中跟著遼國殘兵一塊退回營內。 彼時黑夜無光,最先逃回大營的潰敗遼兵根本分不清身後的人是誰,並沒有阻擋查證,最後湧入大營的兵將愈來愈多,方發覺不妙,可是這時已經遲了,號炮響起,埋伏的宋二蝦與林永濟領兵各攻一翼,衝入營中,殺聲震天。 無數遼兵尚在睡夢中就被殺死,更多的兵將醒後發現四面八方都是敵人,以為宋軍大隊援軍殺來,無心也無法組織起有效反抗,亂成一片,潰敗逃竄中被斬殺無數。耶律涅魯古臨危不亂,指揮兵馬後撤,雁門關的兵將在東南西三個方向緊守,留下北面讓敵軍退走,避免困獸苦鬥。 耶律涅魯古帶著五萬倖存遼軍將士往北退卻,龍鐵錨早已埋伏在退路上,忽然殺出,遼兵毫無戰意,又砍瓜切菜般被斬殺了三萬餘人,最後只一萬多人退回西京。 周蒼、宋二蝦、林永濟、龍鐵錨四人勝利會師,六萬宋軍一路乘勝追擊,直追至西京城下。宋軍攻城三日未破,眼看傷亡漸大,遼軍後援又陸續趕來,四人商量我軍單兵作戰能力遠遠比不上契丹人,又深入敵後,糧草不足,及早收兵為是,當下龍鐵錨兩萬精銳禁軍殿後,退回雁門關內。 雁門關大捷,殺敵十萬,是大宋多年未曾有過的重大勝利,訊息傳回朝廷,不幾日如長了翅膀一般,傳遍大江南北每一個角落,舉國歡慶,升賞之令一道接一道,雁門關城內城外大肆慶祝,周蒼與宋二蝦陪著眾將士慶祝三天三夜,第四日扮作平民,悄悄出雁門關,東行上京,將軍功全部留給林永濟和龍鐵錨。 經過西京,兩人改頭換面,穿上契丹人的服飾,戴上厚厚的帽子潛入城,發現城內哭聲陣陣,紙錢飄飄,全城籠罩在一片悲慼哀傷氛圍之下,家家戶戶都在院子、街道、廣場插香撒紙,悼念死去的南征將士。 西京作為南院大王的駐地,耶律涅魯古已在此經營多年,他手下的兵士,大部分都是城內城外的居民,幾日前雁門關一役幾乎全軍覆沒,死傷十萬人以上,幾乎每個家庭,不是痛失兒子,便是痛失丈夫,又或是父親,傾刻之間,家中的頂樑柱作灰飛煙滅狀。 有戰爭就有勝負,不是遼國百姓哭泣,便是宋國蒼生流離失所。戰爭又是殘酷的,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國家間的紛爭,靠嘴皮子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武力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式,經過這慘痛一役,遼國多年再未起南征之心。 兩人找了客棧住下,宋二蝦道;“一個人野心的實現,往往需要無數人的性命代價來支撐,若不是涅魯古一念之差,十萬契丹戰士豈會白白送了性命?”周蒼道:“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前人早已指出這個道理,只可惜世人仍沉浸在建功立業的夢想之中。一個人的能力越大,野心越大,對天下平民百姓造成的傷害便越大。” 宋二蝦道:“涅魯古手握重兵,他既然有建功立業的抱負,那麼他如想主宰天下,那也是可以預見的。”周蒼問:“前輩的意思,莫非涅魯古還想當皇帝?”宋二蝦道:“我這幾天算是弄明白耶律父子的基本情況。” 原來涅魯古的父親耶律重元是契丹上兩代皇帝遼聖宗的次子,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