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和,我現在基本瞭解了他的情況,他所謂的不理解,有點不好辦。他自己也會很認真地整理錯題、研究錯題,還有基礎知識也背得很紮實,公式也背,他目前是對概念性的東西很難理解。 就比如說,他做語文:做閱讀的時候,文章裡面寫,誰給誰“奏一本”。正常這種東西根本不需要別人教,誰都能猜到就是“告狀”的意思,但是他說,他以為的意思是: 誰給誰“送了一個精緻的筆記本”。 比如說數學應用題,他不知道什麼是:“售價”、“進價”、“成本”這些概念。給他補課的老師就反應,他一節課也不把重點放在解題上,就在這糾結這些概念。 可是他在生活中卻很有經濟頭腦,去哪吃東西,就會自己核算出來能掙多少錢。就比如放那一堆餃子,他看一眼就知道有多少個,我就得一個一個數,最後我數出來的,就和他看一眼說出來的數量差不多。 但是一到做應用題,他又不能理解題裡面的概念了。 還有比如說物理裡面:磁懸浮列車。 正常我們做題,知道“速度”等基本的引數就能做題了,管它什麼車呢,然後,他就不明白什麼是“磁懸浮列車”了,他就開始糾結這個磁懸浮列車的概念。很多題他還會做,但是他就是不理解這裡為什麼要寫“磁懸浮列車”。 他現在所有科目都存在的都是這種概念性的問題。我也不明白,為什麼別人都很容易理解的概念,他卻理解不了呢。是不是哪一方面的思維需要訓練和提高。 題他也能做,有的別人不會的題,他自己也能研究出來。他糾結的地方,就跟解題本身似乎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老師補課也不可能給他講這些問題。他這個問題,可能是得請教一下心理學的朋友了。”李星宇說。 “這方面我瞭解的不多,愛莫能助,抱歉。”花曦和說。 “我也不給弟弟製造任何壓力,就是默默地,能幫上忙就幫一下,幫不上忙也不給他搗亂。”李星宇說。 “是的,現在的孩子都不容易。”花曦和說完又問,“你最近有沒有寫對聯啊?” “寫了: 新年喜迎春風至, 開啟吉祥萬事宜。 每年寫春聯總是抄那些陳舊的,都覺得厭倦了。今年突然有了靈感,編了三十多副春聯,雖然有些對不上韻腳,也有些措辭不當,但內容還算可以。如果你沒意見的話,歡迎採納。”李星宇笑著說。 “我覺得吧,藝術呢,是一種主觀而個人化的表達形式,因此它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每個人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都可能有所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經歷、審美觀點和情感狀態都會對人們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和評價產生影響。 然而,儘管藝術是相對的,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共性。世界級大師如馬蒂斯、畢加索、克里和德庫寧之所以被認為是偉大的藝術家,就是因為他們的作品在某種程度上具有普遍的藝術價值和影響力。他們透過自己獨特的創造力和表達方式,成功地創造了具有內在美感和審美價值的作品。 首先,世界級大師的作品通常能夠觸動人們的情感,並引發人們共鳴。他們透過藝術作品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經歷,把個人的體驗和故事轉化為觀眾可以理解和感受到的形式。無論觀眾來自何種文化背景,他們都能夠透過作品中的情感表達感受到藝術家的內心世界,從而與作品建立起心靈的共鳴。 其次,世界級大師的作品往往具有獨特而獨特的視覺語言。他們能夠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藝術思想,並塑造出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無論是馬蒂斯那些明亮飽滿的色彩和變形的形式,還是畢加索那些抽象的幾何圖形和扭曲的人像,這些藝術家都透過獨特而個人的視覺語言創造了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 此外,世界級大師的作品還具有審美上的創造力和技巧。他們能夠運用各種藝術元素和技術手法,創造出視覺上令人愉悅和震撼的效果。無論是色彩運用、構圖安排、比例關係還是用筆技巧,這些藝術家都展示了他們在審美上的多樣性和精湛的技能。 總而言之,我覺得,你的作品能夠觸動大家的情感,具有獨特而獨特的視覺語言,是會被大家所認可和欣賞的。” “哈哈!你發了這麼長篇大論,大談特談藝術,我都替你覺得臉紅!”喜歡星宇晨龍()星宇晨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