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劉邦徹底解決了北方的叛亂,不受待見的劉恆就被劉邦一腳踢到山西去做了一個代王。”
“一個八歲的孩子想要做一個鎮守北方的諸侯王,這未免有點太難為人了。”
“好在劉邦後來給他派了不少幫手,再加上薄姬一直不受寵。”
“所以劉恆就藩之後,劉邦就直接讓薄姬前往山西,跟著兒子劉恆一起去就藩了。”
“就藩山西之後,接下來的十幾年裡,劉恆就徹底淡出了歷史主線。”
“接下來的十多年時間裡,歷史主線基本上就是劉邦去世,呂后把持朝政。”
“大概在劉恆九歲那年,劉邦病重去世,劉恆就徹底成為了單親子女。”
“而在劉邦去世之後,隨著呂后掌握了朝政大權,劉邦其他的幾個兒子,先後遭了毒手。”
“這主要是因為,呂后這個人性格比較極端,總是覺得自己兒子的皇位,會被其他幾個兄弟威脅,所以才會對劉邦的那幾個兒子下手。”
“反倒是劉恆,因為一直不得寵,呂后其實也沒有太拿他當回事。”
“再加上劉恆他媽薄姬比較會做人,每一次呂后派人過來的時候,薄姬都能應對的很好。”
“所以後來,當劉邦其他的幾個兒子都先後被除掉了之後,唯有劉恆僥倖活了下來。”
“歷史無數次的證明,活得長真的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呂后:沒想到鷸蚌相爭,最後讓劉恆這小子撿了便宜。
不得不說,這簡直是天大的諷刺。
她為了兒子劉盈的皇位能夠穩當,不惜想方設法除掉劉邦的其他兒子。
畢竟她儘管是劉盈的親生母親,也不得不承認兒子劉盈確實太過懦弱,不是當皇帝的那塊料。
和劉邦的其他兒子一比,太子劉盈完全沒有優勢。
擔心兒子的皇位被劉邦其他兒子威脅,她這才毫不遲疑的對他們下毒手。
為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兒子劉盈的皇位能夠穩如泰山嗎?
要是兒子有這個本事,能夠壓住其他的兄弟,她何必下此毒手呢!
可她千算萬算,沒有算到劉恆這下子才是最大的威脅。
她之前一直沒有把薄姬劉恆這對母子放在心上,想著這對母子翻不出什麼風浪。
畢竟不管是薄姬,還是劉恆,都不受劉邦的恩寵,一直是透明人毫不起眼的存在。
可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小子,最後成了奪取勝利果實的漁翁。
“在呂后掌權的這十多年時間裡,劉恆逐漸長大成人。”
“雖然是在單親環境下長大的,但是劉恆的那位母親薄姬,卻盡全力給了他最好的成長環境。”
“母親的努力無形之中也彌補了劉恆的人生,所以劉恆長大之後,反倒是成了一個很優秀的年輕人。”
“最關鍵的是,薄姬當年本來就是大風大浪走過來的,這些年為了保命,同樣也是教了劉恆不少人情世故。”
“所以劉恆長大之後,要遠比他的同齡人更加成熟老練,同時也更加懂政治。”
“順便說一句,根據後世史學家分析,劉恆做代王期間,很有可能娶了一個呂家的女子做王妃。”
“因為在呂后掌權期間,為了穩固呂家的地位,呂后曾經大力推崇呂家和劉家的聯姻。”
“在呂后的干涉之下,劉邦那幾個年齡比較小的兒子,基本上都娶了老呂家的姑娘。”
“唯有劉恆,史書上只是記載,劉恆在登基之前,有一位代王正妃。”
“而這位代王正妃,又給劉恒生下了四個孩子。”
“但離奇的是,在劉恆登基之前,這位代王正妃就病逝了。”
“而且,在劉恆登基之後,這位代王正妃所生的幾個兒子,先後暴斃,一個都沒活下來。”
“更離譜的是,後來劉恆做了皇帝之後,對於這位年輕時候的髮妻沒有任何追封。”
“照理來說,按照正常的邏輯,劉恆登基之後,這位代王正妃應該是被追封為皇后。”
“而實際情況是,後來這位代王正妃就像是被刻意抹去了一樣,不但沒有墳墓,甚至就連正史上也沒有任何有關於她的記載。”
“所以後來很多的歷史學家都認為,劉恆的第一位夫人應該就是一位呂家的女子。”
“出於自保的目的,呂后活著的時候,劉恆對這位髮妻百依百順,但還是找機會讓她自然病逝。”
“而等到呂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