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1章 玄武門之變的魔咒

時,李治還小,李世民就親自撫養。”

“李治是李世民唯一親手帶大的孩子,可因為李治年紀小,這時候才十六歲,一直沒有在皇儲的考慮範圍內。”

“就在李泰以為皇位穩了時,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的老臣長孫無忌站出來說話了。”

“他不建議立李泰為太子,覺得應該立李治為太子。”

“原因並不複雜,李泰是有一幫自己的班底的。”

“等李泰上了位,長孫無忌等這幫老臣,估計都得靠邊站。”

“李治就不一樣了,年紀輕輕無幫無派,只能重用他們這幫老臣。”

“李世民正猶豫不決,不知道該冊立誰為太子,李泰卻跑去做了一件蠢事。”

長孫無忌:除了主播所說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二皇子品性不好,不適合成為太子。

想要成為太子,成為大唐未來的帝王,品性方面是要過關的,最基本也要做到德才兼備。

可他偏偏看不到二皇子的德行在哪裡,反倒是仗著皇上的寵愛對他們這些大臣趾高氣揚。

還不是太子,二皇子就對他們這些大臣不尊重。

這要是成了太子,恐怕根本就不會把他們大臣放在眼裡。

要是將來成了皇上,估計要對他們這些老臣動輒打罵。

就這樣品性的皇子,不管是為了大唐江山考慮,還是為了他自己個人利益考慮,都不是太子之位的合適人選。

“有一天,李泰拉住小弟李治放狠話,讓李治小心點自己的腦袋。”

“李治是個老實孩子,嚇壞了,如實把這件事告訴了李世民。”

“李世民聽了以後很難過,他最忌諱的就是自己的兒子自相殘殺。”

“看到李泰的戾氣這麼重,李世民總算下定了決心,把太子之位傳給了老實孩子李治。”

“這要是真讓李泰當了皇帝,這幫皇子兄弟們恐怕都得跟著遭殃。”

“李世民時代的儲君危機就這樣平息了,可玄武門之變的影響仍在繼續。”

“大唐前期的許多位皇帝,在皇位的繼承之路上都擺脫不了武裝鬥爭的影子。”

李治:朕也是運氣好,太子之位才能落到當初朕的頭上。

那個時候,到真不是他打小報告,向父皇告狀。

他純粹是被二哥嚇的,這才把二哥威脅他的事情如實告訴父皇。

他選擇告狀的時候,就連二哥那時候也被嚇到了,顯然二哥也沒有料到他會直接告狀。

不過不得不說,也正是二哥的愚蠢,太子之位才落到他的頭上。

“這次的家庭關係危機給李世民造成了不小的打擊,他瞬間老了很多歲。”

“可偏偏在這個時候,大唐的藩屬國,遠在朝鮮半島的高句麗鬧事叫囂,表示不想聽大唐的話了。”

“不知道李世民是不是壓抑久了,想趁機出去轉轉,竟然宣佈自己要親征高句麗,這是李世民登基十八年來第一次御駕親征。”

“太子李治依依不捨的把老父親李世民送到定州,然後哭著和李世民告別。”

“李世民告訴了李治親征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李治剛當上太子,想讓李治鍛鍊鍛鍊,也讓李治跟群臣有個單獨相處的機會,展示一下李治自己的風采。”

“李世民臨出發前還指著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