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2章,作坊主不同的抉擇和第一次產業危機

第412章,作坊主不同的抉擇和第一次產業危機

四千五百萬匹的數字震驚全場,賢者們都不敢相信,他們一年能生產出四千五百萬匹,要知道整個大漢的人口也不過是4400萬人,人均一匹多,這生意能好做嗎!

“這是真的嗎?大漢怎麼可能生產這麼多匹布?”

“朝廷是如何統計出來的,某怎麼相信這數字是真?”

要知道封建時代布匹的產能一直跟不上需求,所以才會在上千年的歷史當中一直能當錢來使用,也就是在明清時期紡織業技術大發展,布匹才逐漸的沒有了金融屬性。

所以在所有漢人的腦海當中,布匹一直是緊缺的貨物,現在忽然有人告訴他們布匹已經太多了,多的賣不完了,賢者們在腦海當中還是很難接受這個事實的。

蕭何拍拍手,十幾門漢吏端著一疊統計報告,分別發放到賢者們手中。

賢者開啟報告書,發現裡面統計的是大漢各郡縣的紡織作坊,紡織機,紡紗車以及每年生產的布匹數量。統計的非常清晰,每個區每個縣都有具體的數字。

一個內史郡一年就生產了四百五十萬匹布料,三川郡生產了五百五十萬匹布料,這兩郡就生產了上千萬匹布料。

而後是陳郡的三百萬匹布料,會稽郡二百六十萬匹布料,雁門郡二百四十萬匹布料,臨淄郡的二百二十萬匹布料。

這一個個龐大的數字讓人暈眩,但賢者回憶自己家鄉的紡織作坊廠,數字不會相差太多。

蕭何道:“這是朝廷派遣了幾百上計吏,花了一年時間統計的紡織業資料。雖然不敢說完全準確,但也可以大致說明紡織業的情況。”

“怎麼會冒出這麼多紡織廠,這麼多匹布?”即便有了這種精確的數字,很多賢者還是難以接受這個事實。

因為這一切變化的太快了,10年間,布匹由帶金融屬性的等價物,變得產能過剩的商品,這種激烈的變化在封建時代幾乎不可能出現。

上計吏張蒼道:“各位賢者,爾等應該睜眼看世界,從水力紡紗車研製出來開始,這一切就不可避免,現在我大漢最先進的水力紡紗車能同時紡一百個錠,一日便可紡出上百斤紗,效率是手搖式紡紗車的百倍,畜力紡紗車也比手搖式紡紗車快了幾十倍。同時還出現了踏板式紡織機,飛梭,水利紡織機,織布的效率也提升了十幾倍。”

“以往我大漢還缺乏原材料,導致紡織業的效率難以完全發揮,但獲取大漠之後,豐富的羊毛堆滿了這些紡織作坊,各大紡織廠織布的聲音從早到晚不曾停歇,出現今日這種事情已經是必然的。”

“所以朝廷才會限制紡織作坊的擴張,因為再繼續增加下去,紡織業就會出現陛下所說的結構性產能過剩,所有人都會沒飯吃。”

賢者們終於有的理解朝廷這一年多的舉動,也認可朝廷新的丞相,原來大漢的紡織業已經是烈火烹油,極其危險的境地,蕭何這一年來都在解決問題。

賢者們看完紡織業的統計報告之後,第一日賢者會結束。而這份紡織業的資料也隨著賢者會的結束,流傳在整個長安城當中。

長安城,聚賢樓,大漢的各方諸侯匯聚於此,他們按照自己的交情,三三兩兩坐在一起。

劉邦驚愕道:“我大漢一年居然能生產這麼多匹布,難怪這兩年布匹的價格越來越低。”

這對劉邦來說只是看那個熱鬧,沒辦法,沛國野人眾多,這些人連種田都種不好,更不要說織布這種技術活。

同時遼東的地理環境也限制了紡織業的發展,水力紡紗車,水力紡織機,關鍵是得有水,遼東卻是一年當中,有一半都處於冰天雪地當中,畜牧業也比不上大,這種地理環()

境就天然不適合大型紡織作坊紮根。遼東的百姓一般都是購買臨淄的布匹來使用的。

現在劉邦的沛國靠的是捕鯨業和造船業賺錢,同時大部分遼東諸侯也是如此,大漢北方正好有一個鯨魚棲息地,這些諸侯捕一頭鯨魚就能賺幾百萬錢,自然不願意花力氣培訓工匠升級產業。

呂臣苦笑道:“某才建立了一個大型紡織作坊,卻沒想到遇到這種事情。”

因為遼東本土沒有紡織業,本地布匹價格比大漢境內稍貴一些,呂臣想來開個紡織廠,好歹遼東有個上百萬人口的市場,不怕賺不到錢,結果卻沒想到遇到產能過剩這樣的事情。

這世道就這麼有無奈,有心氣的不一定成功,但做鹹魚肯定很舒服。

陳曉道:“呂臣大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