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四章 重生

秋收過後,第一批報名願意北遷的佃戶就有三十萬戶,如此多的數量已經超出了陳國北部可分良田的數量,朝廷決定先遷徙二十萬戶農民。其他佃戶明年春季後再開始遷移。易苗把從南涼人手裡繳獲的一萬八千多匹馬加上自己軍隊裡的一萬匹蒙古馬,一共兩萬八千匹馬全部投入到幫助佃戶北遷中。易苗在進入陳國時,本來就是一人雙馬,沒有戰爭時拿出一萬匹馬並不影響穎州軍的正常運作。整個秋季到春節前,南方前往北方的官道上都是絡繹不絕北遷的佃戶,沿途不但有人提供飲食,熱水,還有士兵維持次序,幫助民眾。 多數北遷民眾在三九寒冬前都到達了自己預先分配好的安置點,官府給他們準備好了一年的口糧,來年耕種用的種子和農具。安置了十萬戶民眾的亞坤城官府還為每一戶新住戶準備好了年貨,讓他們一來就可以安安心心的過一個新年。在這座城中,城門是新的,城牆是新的,街道是新的,民宅也是全新的,官員也都是柳輕舟親自任命的年輕人。這裡是陳國最新的城市,也是陳國新的起點。亞坤城的入住民眾超過八萬戶時,柳輕舟和易苗一同微服前往亞坤城檢查佃戶安置情況。 入冬時,東京城時不時會颳起一陣陣的寒風,人們早已換上了過冬的厚衣,柳輕舟還是像以前一樣怕冷,穿了厚衣,還披著一件純白色的厚錦披風。易苗依然是一身灰色長衫,打扮和柳輕舟初次見面時一樣。柳輕舟在東京城西門口見到易苗,不禁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由於路途較遠,一行六七人騎馬疾行忙著趕路,要張嘴說話就會有寒風灌入口中,一路上大家都沒怎麼說話。用了四日,一行人來到亞坤城前,四個城門口都有北遷而來的佃戶們牽著騾馬攜家帶口,手持文書等待登記丁冊。柳輕舟的一名隨從大概是以前來過亞坤城,看到重新修復的城池,隨口便說了一句“城牆沒啥變化?” 聽到這話,柳輕舟不禁看向易苗,易苗的目光也剛好投向柳輕舟,二人目光相對,會心一笑。亞坤城重建過程中,劉元景和工部的意見都是要把亞坤城的城池再次加高加厚,還要擴建甕城,下次城池受到攻擊時,可以堅持更長的時間。對劉元景還要準備捱打的想法,易苗不以為然,他當場就問了劉元景幾個問題。易苗問劉元景東京城的城池修的大陸第一高,可又能堅持多久?南涼國沒有幾座堅城,可陳國卻為何從來不敢去打南涼?趙國的華陽城,城牆沒有東京城的一半高,為何從來沒有受到過外敵的攻擊?與其把銀子浪費在修建城池防禦敵人,不如把銀子投入軍校提高陳國軍隊的戰鬥力。柳輕舟認為城牆再高卻防不住內賊,禁軍在東京城的多次叛亂說明了一切。朝廷不得人心,就會再此出現東京被圍,卻沒有勤王軍的後果。無論怎樣對於一味加高城牆這種事,在柳輕舟和易苗眼裡都是浪費銀子而已。今天下屬隨口的一句話,讓他們瞭解到陳國人已經習慣了被動挨打,要改變國人的想法還需要很長時間。 一行人來到城門口,看到城門洞裡擺了幾張桌子,有幾戶農民正在桌前和幾個書吏面對面的說話,看樣子是在登記家庭資訊。又向前走了一百多步,有不少剛剛登記完的農民在排隊領取口糧文書。一年的口糧太重,剛剛抵達的佃戶行李又多又雜,佃戶可以等安頓下來,再去衙門領取口糧。佃戶領完文書,會有專人領著去他們的新家。柳輕舟的隨從出示了事先準備好的戶部文牒,自稱是受命來檢視安置情況。本地的官員很快安排他們跟著一戶新到亞坤城的三口之家,到了他們臨時的家。 這是一戶臨街的兩層木製小樓,一層是門廳,餐廳和廚房,二樓有三間臥室。整個小樓都是嶄新的,房內空空如野。這戶人家以前是住農家土坯房子的,從未住過二層木樓,小孩高興的在樓梯上跑來跑去,發出咚咚的響聲,兩位大人也一臉驚喜的適應著新環境。這戶人家帶的東西不多,驢車上就帶了些簡陋的桌椅板凳和鍋碗瓢盆,還有一些糧食和被褥。見屋內連床也沒有,柳輕舟不禁有些不滿,找來帶路的人詢問。領路的人回應稱這裡是民眾臨時過冬的地方,等到春天,這裡的多數人還會前往附近的農村,那裡才是他們田產所在,最終的住所也會在那裡。柳輕舟知道住所離田地太遠,種地的農民很不方便,接受了他們的解釋。易苗聽出了柳輕舟是害怕這裡過冬會冷,補充說:“二樓的木板地上,打地鋪並不會冷”。這是他在趙國樑州烽火臺時聽程延行說的,梁州比亞坤城還要靠北,因此推斷,這裡過冬應該不難。北遷民眾頗多,每戶人家傢俱配置齊全的話,確實是一筆龐大的開支。柳輕舟還是吩咐留下一名隨從,監督衙門給每戶人家都配上火盆。易苗發現每戶人家雖然都有廚房,廚房裡卻沒有柴草,民眾如何生火做飯?易苗囑咐留下的隨從順便讓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