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好找,挨著國營飯店不遠,還沒走到供銷社,葉婉芝就已看到供銷社門口的李素娟和馮國華,快走兩步上前。 “抱歉,抱歉,時間有點久” “你幹啥去了,我和國華等了你好久了”李素娟撫了撫背在肩上的布口袋,“我們買好了,要不是怕你找不到我們倆,我倆就去百貨商場看看了”李素娟不高興的拍了拍葉婉芝。 “婉芝,趕緊去買東西吧,我倆在門口等你”馮國華讓開門前,方便葉婉芝進供銷社。“時候不早了,買完咱們往回趕”馮國華抬頭看了看天色,這時候回去,還能趕上知青點的晚飯,知青一般都是一起吃大鍋飯的,分糧後交到兩個隊長手裡,每天安排兩人輪流做飯。 “嗯嗯,我馬上哈”葉婉芝急忙走進供銷社,掃了一眼,大概三十來平,柴米油鹽醬醋茶基本都有。 “同志好,有抹手臉的嗎,我手臉特別幹” “為人民服務,有棒棒油,一毛一個” “棒棒油抹臉太油了,還有其它的嗎” “蛤蜊油,兩毛一個,要不要” “還有沒有好一點的” “有雪花膏,那可貴,五毛一袋” “好,麻煩同志,給我拿袋雪花膏” “哎呦!今天什麼日子啊,你是第二個買雪花膏的了,平時一天都不見得賣出去一袋,那東西不能吃不能穿的,價錢都夠買五個棒棒油了” “我平時用的少,省著用,能用一年呢”葉婉芝拿出剩下的五毛零錢,遞給賣貨大姐。接過雪花膏,只見雪花膏袋子上印著兩株紅色牡丹,好看的緊。掃了一眼吃食處,有桃酥和江米條,思量了下,葉婉芝各要了一斤。又買了雙軍用手套,往布口袋裡塞了塞,走出供銷社。 “真對不住,素娟、國華,來,嚐嚐江米條”抓了把江米條,伸到兩人面前,倆人意思意思拿一個嚐嚐,70年代吃食都金貴,平時大家相處都有分寸。 “真甜,真好吃,我買了桃酥,婉芝要不要嚐嚐” “不用了,素娟,我也買了點” “今兒咋這麼捨得,發財啦” “嗯嗯,這不林南風答應還債了嗎,我估摸著得有一百塊” “呀,這麼多” “嗯嗯,只少不多,我回去再想想,還有漏的沒” “可得好好想想,你們家裡父母都是雙職工,條件好,可也不能大手大腳,有那錢,攢起來,以後有事用的上”馮國華老話重提。葉婉芝點點頭,跟著兩人往回走。 天色見黑,三人趕回瓦子村,碰到穿著綠褂子藍褲子,老式開口布鞋的郵遞員小王 “葉知青,嘿,真湊巧,有你一封信,我送知青大院了,秦隊長幫你收了” “好,多謝小王,請你吃江米條” “不了,不了,我本職工作,用不著客氣,眼看天就黑了,走了……”掛著微笑的小王鬆開支地的腳,騎車遠去。 回到知青點,秦瑤在做飯,張衛國幫忙燒火,今天輪到他倆做飯。 “回來啦,婉芝,有你一封掛號信,我放你桌子上了” “謝謝秦姐,今天吃啥啊” “棒子麵菜粥,白薯餅子” “我先去看信,一會兒過來”秦瑤點點頭,表示知道了,張衛國在灶膛裡填了根木頭,這些柴火木頭,是閒暇時候,知青們去山上砍的,秋天了,還能拾點核桃、松子啥的,打打牙祭。 葉婉芝拿起掛號信,上面貼著張8分蓋了戳的郵票,看到郵票,葉婉芝想起,80年發行的猴票,到了2011年,一套價格達到了130萬元,雖說這是書中平行空間,但以後經濟發展是大方向,出不了大的差錯,到時候可得多買幾套存著,一套就值北城一套房呢,多買幾套房,租出去,就可以舒舒服服躺著了。 抽出裡面紅格子的信紙,是葉婉芝母親楊芹寄來的信,內容大概是婉芝二姨家的表姐周棋茹回北城了,她也是知青,辦的大病回城,葉母想問問婉芝有什麼想法。 我能有什麼想法,肯定不能辦病退回去,現在城裡人多工作少,回去也是在家待著,葉婉芝大哥已經結婚,大嫂生了倆兒子,原書中就描寫過葉婉芝的大嫂王惠是個精明人,大哥眼裡只有嫂子,連爸媽都往後靠,住房緊張,葉婉如那個老來女住的客廳搭的木板床,白天收起來,連個自己的屋子都沒有,雖然家裡託關係給安排了個車間工作,每月工資28元,需上交20元,葉母一直給小女兒畫大餅,說結婚的時候給她,等葉婉如結婚,葉母只給做了一身衣服,兩床被子,葉婉如和葉母為這是吵了一架,喊著要斷絕母女關係,雖然文中沒寫錢去哪了,但葉父葉母一直跟老大葉國慶住,後期換了大房子,補了一千多塊錢,想必一千多塊錢中,也有葉婉如的一份力。 她這最沒地位的老三回去,肯定是逢低做小,家務活全包,沒時間看書,劇情中原身被拐賣失蹤,葉父葉母也沒找過,可見葉父葉母也沒多在乎葉婉芝這個女兒,還是等到77年高考過後,考回北城去上大學,再去看葉父葉母吧。 等他們老了,肯定會給養老錢,但是要拿他們當自己的親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