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宮。 襄王早已在大殿之內,等待著蕭遙前來。 遇到關鍵問題,他還是更喜歡與駙馬爺相商。 “姐夫,那李二分明打敗了萬歲和呂韋,如今卻要對我大周俯首稱臣。” “此人更是之前聲稱一切都是誤會!” 襄王覺得窩囊不已,奈何打敗仗的兩人,一個是三朝元老,一個是他的親舅舅,都不能直接斬殺以儆效尤。 “陛下,八柱國並不可信,這李二能用八千兵馬打敗萬歲和呂韋,絕非庸碌無能之輩。” “還望陛下提防揚州動靜,只需要給揚州一年時間,他便可依靠走私海商,獲得大量的財富。” “只要有了錢,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兵源人馬,都不是問題。” 蕭遙想了想,直言道:“如今徐州剛剛逃離兵禍,整個地方百廢待興,只要陛下信任邢航,若是敵人想要北上,定然不容易。” “邢航就算沒辦法擊潰李二,也能抵擋他們一陣子,等待著朝廷派遣援軍去救援。” 襄王深吸一口氣,他明白蕭遙的意思。 若是貿然出擊,與八柱國交手,只會讓大周局勢陷入岌岌可危的局面。 如今的大周,就是一艘靠著天降猛男縫縫補補的破船,根本經不起任何風浪。 唯有在海面上平緩行駛一段時間,方能夠重新揚帆起航。 “姐夫的意思,是想讓我休養生息。” “不錯,無論李二如何挑釁,陛下都要忍住,莫要進犯揚州,與其交戰。” 蕭遙認真道:“我軍遠道而來,對方守家帶地,可謂是佔據地利人和,對我軍頗為不利。” “陛下這一年間,只需要輕徭薄賦,與民休養生息,遲早會讓大週迴歸正軌。” 襄王點了點頭,如果連蕭遙都說不能打,那他肯定不會強行去進攻。 哪怕個人的怨氣再大,也絕不能堵上整個江山社稷。 “好……那我便不再恢復那李二!” 襄王深吸一口氣,“姐夫若是有任何需要,儘管對朕說便是!” “早日消滅倭寇,我大周定要找回場子,消滅八柱國!” 蕭遙提前謝過襄王,後者也知道,無論是造船,還是訓練水師,蕭遙都不可能留在洛北。 “姐夫,你打算從哪裡進攻倭國?” “徐州,東萊!此地臨海,能夠更好地訓練水軍。” 蕭遙並未將與三蓮教合作的事情告訴襄王,畢竟小皇帝心裡藏不住事,萬一被有心之人聽到,說不定還要在朝廷上彈劾自己。 “陛下,臣離開洛北後,華蓉公主也會回到雲州。” “雲州之地,毗鄰西域蠻夷,始終需要有人鎮守才行。” “陛下在朝中,遇事不決,可與臣之恩師多商量。” 蕭遙思考片刻,低聲道:“陛下,若是萬歲和呂韋還朝,切勿對他們太過嚴厲!” “如今你初登大位,還是要展現出寬厚的一面!” 襄王聞言應承道:“姐夫放心,朕心中有數,肯定不會惹惱他們。” 蕭遙離開後,襄王則是去了太后的寢宮。 有些事情,他想不通,還是渴望得到母親的提點。 “母后,舅父和丞相此番損兵折將,更是丟了我大周朝廷的臉面!” “不知母后以為,該如何處置他們?” 面對襄王的問題,這就讓萬太后尤為頭疼。 呂韋在朝中頗有聲望,因為一場敗仗就罷職免官,恐怕難以服眾。 至於萬歲,那可是她的親哥哥,正所謂疏不間親,他總不能坐視哥哥被貶為庶人。 “駙馬沒教給陛下?” “兒臣,更想聽聽母后的意思!” 這孩子,怎麼還反問過來了? 即便成為太后,萬氏依舊喜歡打扮自己,花枝招展的太后,才能更吸引蕭遙的注意。 “賞罰分明,不如陛下象徵性地罰他二人一些俸祿。” “如此一來,既能夠警告他們,又不至於讓朝廷傷筋動骨。” 俸祿? 襄王聞言,整個人很是不平衡,這點俸祿對萬歲和呂韋算什麼? 他們二人,根本不把朝廷的俸祿放在眼裡。 “多謝母后賜教。” “皇兒,凡事多與駙馬商議,哀家只是個婦道人家,可莫要忘記大周祖訓,婦人不得干政。” 萬皇后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她若是敢去幹政,不用其他人動手。 兄長萬歲和丞相呂韋就會歇盡全力壓制。 與其如此,還不如做個深宮美人,偶爾與駙馬爺幽會,豈不美哉? “兒臣倒是覺得,只罰俸祿,並不能讓朝廷群臣心服口服!” “陛下,您萬萬不可做太過分的事情!” 萬太后有些著急,生怕襄王年輕氣盛。 尤其是做了皇帝,幾次與蕭遙設局成功,讓他產生了輕敵的想法。 萬歲和呂韋,別看在蕭遙那裡吃癟,但面對其他人,還是手拿把掐。 “母后放心,兒臣心中有數!” “一切,只等國舅和丞相還朝!” …… 徐州境內。 最後還是在徐州牧邢航提供了數十匹戰馬,萬歲和呂韋才狼狽返回洛北。 萬歲永遠忘不了那徐州牧囂張跋扈的樣子,竟然數十匹戰馬,還讓他當眾打下欠條! 這等討好國舅爺的機會,此人竟然不知足! 呂韋則臉色鐵青,他感慨於八柱國的厲害,也同樣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