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水關的高懷、楊沛,以及陰平郡的鄭概。 這三人,蜀王宇文章有些印象,能力雖然不錯,卻都是沉悶迂腐之輩,不得他喜歡。 尤其是鄭概,一個結巴,卻屢次上書說教。 直言宇文章和拜火教合作,那就是與虎謀皮。 宇文章如此自負之人,豈能聽得進去? 回手一個發配,直接讓鄭概在陰平郡紮根了。 要說鄭概同樣是個犟種,你喜歡拜火教? 那老子管不了其他地方,還管不了陰平郡這一畝三分地? 只要是跟拜火教有關的人,鄭概見一個滅一個。 “這都是殿下恩惠,與拜火教無關。” 楊開山拎得清,之前的他武藝雖然不錯,卻也不像如今這般超凡脫俗。 拜火教見蜀王宇文章有誠意,這才給了他一些秘藥。 宇文章知道此等秘藥有副作用,並沒有自己使用,而是賞賜給了手下。 楊開山就是其中之一,如今的他身體素質大幅度提升,不過同樣有隱患。 跟功成名就相比,楊開山顯然已經不在乎。 “開山,今日斬殺敵將主將,一定會讓你聲名遠播!” “殿下,我還是想盡快回到益州,親手砍下大周軍神的腦袋!” 人怕出名豬怕壯,蕭遙的軍神之名,才是眾人覬覦的存在。 “哈哈哈哈!蕭遙,他算什麼東西?” “以為有了那三個廢物的支援,就敢覬覦益州?” “放心,駐紮在陰平郡的拜火教軍隊,就夠他喝一壺了!” 宇文章說話之際,用張山頭骨做成的酒樽,已經被手下人奉上。 “有朝一日,蕭遙的頭骨,同樣是本王的酒杯!” …… 陰平郡。 在鄭概正式投靠蕭遙後,二人一拍即合,便打算謀取益州。 只是沒有想到,宇文章的後手頗多。 鄭概身邊已經有細作,在其與蕭遙接觸後,果斷通風報信。 其中一封交給了宇文章,另一封則更快,交給了深處山中的拜火教徒。 陰平郡這地方,說不重要也重要,有一條小路,可以直取成都。 不過小路身處山路之中,相當危險不說,一個不小心就會招致全軍覆沒。 古往今來,幾乎沒有人會嘗試,從陰平郡偷襲成都,畢竟要付出的成本太高。 隱藏在山中的拜火教徒,同樣有監視陰平郡的功效。 如今兩萬拜火教徒傾巢而出,目標直指陰平郡而來。 “媽的,就知道那蜀王沒安好心思!” “蕭大郎,這次遇到好手了,跟你一樣都是老銀幣!” 公孫羽冷哼一聲,準備穿著甲冑,與敵人廝殺一陣。 唰!唰! 鄭概奮筆疾書,龍飛鳳舞寫下幾個大字! “主公,進攻成都決不能拖沓了!” “以蜀王狡詐,恐怕已經預料到我等所想!” “唯有迅速拿下成都,才能平定益州!” “機會,就在陰平小路!” 鄭概的想法,與蕭遙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初他堅持來到陰平郡,就是因為公孫羽發現了陰平小路。 “放心,我已經讓高懷和楊沛派人前來助你!” “你們三人正好趁此機會,聯絡一下感情,一起抵禦拜火教!” “我和公孫羽,以及趙勇、趙武天師,會順著陰平小路直取成都!” 蕭遙做出了相應安排,卻見鄭概又開始寫字。 “主公,我們三人不和,不如讓一名天師留下!” 蕭遙想了想,最後說道:“那就讓趙勇天師統領高懷、楊沛,你隨我取成都!” 鄭概興奮地點了點頭,更是對蕭遙豎起大拇指。 宇文章有後手準備,蕭遙同樣沒有閒著。 在鄭概歸順之際,他便在各方調兵遣將。 得知蕭遙要取成都,五斗米道自然支援,率領一眾弟子前往陰平。 深山中出現道人,不會讓人太過懷疑,若是出現軍隊,那事情可就大了。 蕭遙也更相信五斗米道的鬥志,擁有信仰的人,往往更能堅持下去。 拜火教的兩萬人,很快便來到陰平郡境內。 好在蕭遙早有準備,將城外百姓全部遷徙至城內,也算是躲過一劫。 拜火教對於自己人尚且動不動處以火刑,更別說不信火神的異教徒。 “蕭居士,儘管放心前往便是。” “貧道肯定會保護陰平郡不失。” “畢竟,跟拜火教對決,貧道可是專業人士!” 趙勇難得開了個玩笑,還不忘囑託兄弟趙武。 “三弟,一切聽從蕭居士安排,決不可獨斷專行!” “大哥,我知道了……” 蕭遙的計劃周全,但最難的一步,卻是偷渡陰平! 不僅要與天鬥,還要與地鬥,說不定還要跟人鬥! “諸位道長,願意前來相助,在下不勝感激!” “正如諸位所說,宇文章勾結拜火教,將百姓作為信眾交給對方。” “我等攻克成都,光復益州,就是不想再讓百姓們受拜火教奴役!” 蕭遙大手一揮,“出發,前往陰平小路!” 想要進軍成都,蕭遙等人面臨的第一道難關,便是九倒拐。 山路本就難行,偏偏一條山路,九個彎道。 車架騾馬就別想上去了,士卒們只能攜帶乾糧。 好在平時他們都是行腳道士,走些山路倒也無妨。 九倒拐還算是簡單,從鄭概口中得知,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