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確實得到了改善,可是魚湯的滋味,說實話,差了那麼點感覺。
也是鮮美好喝的,只是湯水中卻明顯少了用整條鮮魚煲制時的那種略帶粘稠的口感。
此時,他看著付宇嫻熟的煎制著鍋裡的鰱魚頭,眉心緊鎖!
因為他後知後覺想起來,鰱魚不光是魚頭很大,而且脂肪含量豐富,魚腦分量充足,這樣一來,無論是做煎制,還是最後的煲湯,都可以比一般的魚頭燉煮的時間更長一些。
之前是考慮到草魚的肉質鮮嫩,後廚烹飪菜餚時使用率高,剔除下來的魚頭和魚骨進行煲湯,節省食材的同時,口味方面也很容易把控。
不過,現在看來,反而鰱魚才是最好的選擇。
想到這裡,他越發仔細的觀摩付宇的烹飪操作,生怕因為自己的問題,導致沒能注意到一些關鍵的操作細節處理。
而付宇等到鰱魚頭底部煎到金黃就給它翻一面,還是用轉動鐵鍋的方式煎制。
隨後加入適量的煮沸的豆漿。
這一步操作則是他剛才透過這位大廚掌勺時,新學到的竅門。
因為瞧著這一步操作很新穎,於是他特意多問了一句。
大廚倒是挺慷慨的,如實解釋了一遍。
說是燉魚頭一定要用開水,而且要一次性把水加足,中間不能再加水。這樣燉出來的湯才不會腥,而且湯水的顏色會非常濃郁。
這一點,倒是跟千里馬和福成醇的操作不一樣。
他們兩家店在煲制魚湯時,都是直接用的溫水。
沒想到水溫的差異會對魚湯的顏色和味道產生這麼大的影響。
因為加入的是滾燙的豆漿,於是開始燉制時,付宇直接調成了大火,保持著鍋裡是滾沸的狀態。
這個時候,付宇開始依據自己的烹飪經驗,往鍋裡新增各種菌菇。
他沒有像大廚那邊直接全部加入鍋中,而是根據菌菇的易熟度,分種類往鍋裡逐次新增。
沒過幾分鐘,鍋裡的魚湯就開始變得很白了,付宇根據食材的熟度判斷,將火候調成中火,這樣可以將魚湯燉得更濃一些。
此時,會議室中的眾人正目不轉睛的盯著大螢幕上付宇的烹飪操作。
湯鍋裡熱氣騰騰,透過大螢幕,其實根本看不清楚裡面食材的燉制情況。
可是,透過付宇剛才的一步步操作,大夥卻莫名覺得心裡非常安穩。
這一鍋魚湯,哪怕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味道肯定也是非常鮮美的,至少在火候掌控方面,付宇做的無可挑剔。
等菌菇燉煮的差不多了,付宇這時候把黃瓜片放進去,加入適量的鹽,繼續燉煮,把黃瓜的香味燉進湯裡。
隨後轉火,稍稍燉煮幾分鐘,這一鍋魚湯就煮好了。
盛魚湯時,付宇率先單獨盛了一小碗,遞給了身旁的大廚。
相比於會議室眾人而言,付宇更看重大廚的品嚐體驗感。
畢竟,這道湯品是大廚苦心研創出來的,對於口味方面的問題,會更加言之有物。
大廚沒想到付宇會將第一碗魚湯盛給自己,驚訝之餘,心裡對付宇的印象好了不少。
雖然付宇提出替換食材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的改善魚湯烹飪的食材口感,但是到底也算是否定了大廚辛苦創新出來的烹飪操作方法。
哪怕想的再清楚,心知不管怎麼樣,這道湯品在改善之後,榮譽還是會屬於自己,可是這心裡頭多少還是有些不太舒坦。
自己的成果沒有得到認可的失落感,讓他對付宇的印象很一般。
不過此時,端著溫熱的湯碗,大廚覺得心裡明顯好受了一些。
魚湯顏色很濃稠,因為熬煮的是魚頭和魚骨,所以湯裡只盛了一些配菜。
大廚拿著湯匙,先喝了一口魚湯。
味道和他之前熬煮的幾乎一樣,只是口感要更厚重一些。
隨後,他又逐一品嚐了幾種配菜。
菌菇煮的非常軟爛,因為燉制的時間長,已經融入了豆漿和魚骨的特殊香味,初嘗時,滿口都是濃郁的鮮香味道,咀嚼之後,才能慢慢品嚐出菌菇所特有的味道。
很鮮美,原本那一絲影響口感的腥氣,也徹底嘗不出來了。
他們這邊在後廚里美滋滋的品嚐著,會議室裡的眾人則有些坐不住了。
大夥目不轉睛的盯著大螢幕上,正津津有味品嚐著魚湯的大廚。
因為無法溝通,又沒能品嚐到味道,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