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之後,匈奴右賢王心中的慌亂可想而知,不僅是右賢王,就連匈奴的將領也是如此,他們從這樣的交鋒中,完全看不到勝利的希望,想要在對戰晉軍的時候得到勝利,對於匈奴的將士來說,本身就是困難的事情。
“右賢王,末將願意率領軍隊阻擋敵軍,還請右賢王以後能夠帶領匈奴部落離開。”萬夫長沉聲道。
右賢王心中一暖,在戰爭最為關鍵的時刻,還是軍中的重要將領能夠看清形勢啊,底層的將士,在戰爭失敗之後,看到的僅僅是眼前能不能從戰場上離開,想要讓他們在這樣的交戰中看到更多的的東西,是有著諸多的困難的。
而晉軍將士征戰疆場的時候,敵軍想要做到阻擋,有著多少的困難,已經在這場交戰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甚至讓匈奴大軍連離開戰場的機會都不能擁有的。
當匈奴軍隊走到無路可走的時候,肯定能夠爆發出極為強悍的戰鬥力來,對晉軍形成一定的影響,事實證明,這樣的事情並沒有發生,晉軍依靠著絕對強悍的實力,讓匈奴軍隊的進攻,沒有絲毫應有的作用。
趙雲看了一眼戰場上的情況之後,面露笑意,當前的戰事,已經在晉軍的絕對掌控之中,也就是說,只要晉軍將士願意的話,能夠離開這次戰場的匈奴將士是少數的,有著戰鬥力強悍的騎兵縱橫疆場,匈奴將士想要在騎兵的追擊下走脫,有著多少的難度。
騎兵在戰場上的速度,就是步卒最為絕望的地方了,所以說在面對騎兵追擊的時候,對於當前的匈奴士卒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投降,投降的話,尚且會有活命的機會,如若不然,就只能殞命沙場了。
姓名是自身的,如果在戰爭中死去的話,這樣的死亡是沒有太大的意義的,再說就算是死在了戰場上,匈奴方面能夠記住這些戰死疆場的勇士嗎。
有些時候,人就是實際的,沒有具體的好處,想要讓他們在戰爭中付出更多的努力,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晉軍統帥能夠看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晉軍在一次次的交鋒中,總是能夠給敵軍帶來巨大的傷害。
取得戰爭的勝利,對於晉軍將士來說,更是家常便飯,而敵軍想要在對戰晉軍的時候獲取勝利,就需要有著足夠的實力了。
“繼續追擊,本將倒是要看看,匈奴右賢王究竟還有著什麼樣的手段。”趙雲大喝道。
聽到趙雲命令的白馬義從振奮不已,這是他們征戰疆場獲取功勞的最好機會,不管匈奴將士在這樣的交鋒中會有著什麼樣的抵抗,比之晉軍的戰鬥力還是差遠了。
絕境之中的反擊,起到的作用能夠有多大呢。
匈奴右賢王意味深長看了一眼萬夫長道:“這次的交戰,對於我軍來說是有著很大的危險的,你率領將士阻擋晉軍,一定要多加小心。”
萬夫長輕輕點頭,他知道這次率領軍隊阻擋晉軍的進攻,會有著什麼樣的兇險,一旦失敗的話,就連他本人也是要身死疆場的。
能夠走到萬夫長的位置上,他肯定是付出了諸多的努力的。
而萬夫長能夠在關鍵的時刻站出來,就是因為他不想看到匈奴就此沒落下去,就算是在戰爭中失敗了又能算什麼呢。
這次的戰爭失敗了,只要匈奴人還在,就有機會翻盤,晉軍的實力強悍又能如何,匈奴的勇士,戰鬥力頑強,只要有機會,他們就能捲土重來,以後匈奴單于迴歸之後,會率領匈奴將士重現昔日匈奴的輝煌的。
晉軍背棄盟約的進攻,在匈奴將領看來就是極度無恥的舉動,如果不會是因為晉國皇帝背棄盟約的話,也不會發生眼前的事情,更不會出現晉軍殺的匈奴大軍屁滾尿流的情景。
匈奴的勇士是有著屬於他們的驕傲的,只是他們的驕傲,沒能在對戰晉軍的時候發揮出大的作用來。
晉軍做的是實力上的碾壓,而這樣的碾壓給匈奴將士帶來的是巨大的打擊,在這樣的打擊面前,匈奴將士能夠頑強的堅持下來,才是最為奇怪的事情了。
“萬夫長儘管放心,若是你不能回來的話,你所在的部落,以後本王會多加關照的,以後你所在的部落,還會有萬夫長出現。”右賢王道。
萬夫長行了一禮之後,率領將士迎戰白馬義從,有了右賢王的這一番話之後,就已經足夠了。
匈奴將士的反抗,正是為了給右賢王提供離開的機會,這樣的機會,對於當前的匈奴大軍來說是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的。
若是連右賢王都不能從戰爭中離開的話,對於整個匈奴來說意味著什麼,萬夫長是極為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