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支隊長你發什麼呆呀?你不是說我們要面對的風險和問題很多嗎?你這怎麼說了一個就不說了?快,接著繼續講。”鄒海軍總隊長又催促道。 對於曾科的回答,在場的所有人並沒有感到特別的驚訝,雖然沒有人出聲贊成曾科的選擇,但大家心裡都明白,只有和其他部門派來的專案組成員保持安全距離,才能夠確保省廳專案組的正常運轉。 但這話只能意會不可言傳,也就是曾科敢在會議上把這個窗戶紙給捅破,換作其他人一定不會在這方面做出明確的表態。 此刻的曾科腸子都悔青了,他真想把自己這張臭嘴給撕爛,會場有這麼多領導,自己在這裡逞什麼能啊!這下好了,想要繼續裝聾作啞都沒辦法了。 看來曾科的政治覺悟還需要時間慢慢鍛鍊。 “唉!”曾科無奈的嘆了口氣,面對鄒海軍從隊長的催促,他也沒有好的藉口來回避這個問題,只能繼續說道:“剛才我所提及的風險,主要是出於安全方便考慮,針對的是公安系統以外的人。不過凱旋集團在東南省紮根很深,和很多執法單位都有錯綜複雜的關係,當然其中也包括有公安機關,所以省廳在抽調公安系統內部民警組建專案組的時候,優先考慮的不應該是被抽調民警的業務能力,而是被抽調民警的背景問題,要保證被抽調的民警和凱旋集團沒有利益交集、沒有人脈關係。這就是我認為的第二個需要考慮到的風險。” 現場又響起一陣陣討論的聲音,大家不是覺得對專案組的民警開展背景審查有什麼問題,而是認為這個背景審查工作很難做到天衣無縫。 到了正式組建省廳專案組的時候,從各個部門抽調的業務骨幹少說也得有幾十人,如果加上外勤人員,就算是達到上百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隨著偵查的不斷深入,凱旋集團暴露出來的問題將越來越多,需要外圍偵查的工作量就會猛增,除了省會和渤海以外,其它市州也有可能需要建立指揮分部,到時候,這個專案組的人員基數將會急劇擴大,誰有這麼大的本事保證每個專案組民警都是政治堅定的人呢? 就連現在坐在這個會議室的所有人,有誰能確保他們和凱旋集團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 相對於消極對待其他部門派來的專案組成員來說,公安內部人員的背景審查工作更難開展和落實。 這也是省廳專案組成立後,需要首先解決的難題之一。 “曾支隊長,你說的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一個年銷售額達到幾百億,純利潤幾十個億的集團公司,它的關係網路到底涉及到哪些人?我們現在也沒有辦法完全查清,只能在抽調人員時注重這方面的審查工作,盡我們最大努力確保專案組成員的純潔性。”冷廳長開口贊同曾科的觀點。 成立省廳專案組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作出的決定,勢在必行,不會因為無法保證抽調的每一名工作人員的政治安全就束手束腳止步不前。 只能透過加大抽調人員的背景審查力度,儘量減少因為人員自身問題而產生風險的機率。 “除了考慮到人員安全方面的風險,你覺得省廳專案組組建後還會有哪方面的風險?”冷廳長不給曾科喘息的機會繼續問道。 這時候的曾科早已經豁出去,能講的不能講的,到了他這裡全都一股腦的講了出去。“除了人員風險以外還要考慮到非常嚴重的一個問題,那就是輿論風險。現在已經進入自媒體時代,只需要有一部手機有無線網路任何一個公民就能夠在網上暢所欲言,我們搞出這麼大的動靜外界不可能一點風聲都沒有,如果在我們偵查期間因為工作上的一時疏忽而產生了廣泛的輿論輿情,這不但會嚴重影響我們案件偵辦的進度,更會對我們東南省整個營商環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往小的方面說這會影響我們東南省的整體形象,往大的方面說是破壞東南省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到時候不管是政協,商協以及其他社會群體或先進人士,都會用這樣或那樣的藉口阻礙我們公安機關就凱旋集團這個案子繼續偵辦下去。這就是我們專案組組建以後,在偵查過程中會遇到的最大的風險。” 曾科的話再一次讓會議室裡的人議論了起來。 曾經有句話說記者是無冕之王,而當進入自媒體時代後,每一個公民都可以成為一名記者,但普通公民的眼界和知識儲備卻達不到一個合格記者的水平,普通公民的意識形態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盲目性、跟風性、利益性是現在自媒體時代那些自媒體人存在的最嚴重的問題。 如果任由不法人員利用那些不明事實真相的群眾進行炒作,受到損害的將不僅僅是公安機關的威信,而是讓整個東南省陷入信任危機。 “針對這個問題,你有沒有解決的辦法?”鄒海軍總隊長問道。 “我的建議是用專業人才降維打擊非專業人士。”這一次,曾科想都沒想直接脫口而出。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