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亂套了。
蘇宏對於吏部司司長張武的表態很理解。
“張大人,我們貿然到吏部司衙門請願,驚擾了張大人,還請張大人莫怪。”
蘇宏客客氣氣地拱手:“不管能否去遼州效力,我們都將顧全大局,聽從吏部司的安排。”
蘇宏的態度讓吏部司司長張武很滿意。
“張大人,如若沒有別的吩咐,那我們就先告辭了。”
眼看著目的已經達到了,蘇宏等人當即拱手告辭。
張武點了點頭:“好,回去等訊息吧。”
“張大人,告辭。”
“慢走。”
圍觀的人群讓開了一條路,蘇宏等人昂首挺胸的離開了。
他們這一次主動請願去遼州效力,贏得了不少圍觀者的大拇指和喝彩。
“諸位,散了,散了吧。”
張武看蘇宏等人離開後,也笑著搖了搖頭,返回了衙門。
,!
不管這一次蘇宏等人是否是做戲,可影響都是積極的。
翌日。
在內閣會議結束後。
吏部司司長張武沒有馬上返回自己的吏部司衙門。
他轉悠到了學政司司長蘇昂的公事房。
吏部司是手握權柄的大衙門,擁有獨立的辦公衙門。
可學政司則是不一樣了,完全的清水衙門。
畢竟現在大帥府還沒奪取天下。
管軍隊、錢糧、人事的才是權柄最重的。
學政司這類的衙門雖設立了,可實權並不大。
所以學政司雖貴為一閣兩部八司之一,實際上並不起眼。
僅僅在內閣所在的府邸內擁有一個獨立的小庭院,就五六間公事房。
張武踱步走到學政司司長蘇昂的公事房,也沒讓人通稟,自己敲了敲門。
蘇昂一抬頭,就看到張武笑吟吟的站在門外。
他忙放下了手裡的筆,起身相迎。
“哎呦,張大人!”
“快請進。”
張武是後起之秀,可人家執掌吏部司這樣的實權衙門。
蘇昂自然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他熱情的將張武迎進了公事房內,讓人上了熱茶。
“蘇大人,我不請自來,沒有影響你辦差吧?”
張武坐下後,笑吟吟的問。
蘇昂忙道:“不影響,不影響。”
“張大人你是內閣參議,我們學政司歡迎你來視察呀!”
“我們學政司有做的不好的地方,還請張大人多多指教。”
張武擺了擺手:“蘇大人說的哪裡話。”
“我對學政司的差事一竅不通,可不敢胡言亂語。”
有了張雲川的這一層關係,兩人算是親戚了。
在客套寒暄了一番後,張武這才說明了來意。
“蘇大人,昨日令郎蘇宏等十餘名蘇家子弟到我吏部司衙門請願。”
“他們想要主動申請去遼州效力,不知道此事你可知曉?”
蘇昂暗道,果然是為了此事而來。
蘇昂笑了笑:“這事兒我晚上的時候也聽說了。”
“我還特意將我那不爭氣的兒子叫到跟前詢問了一番。”
“我給他說,遼州是苦寒之地,可不是什麼好去處,讓他再好好考慮一番。”
蘇昂說到這裡,拍了一下大腿。
“可這小子說什麼邊關苦寒之地才是男兒建功立業,施展抱負的地方。”
“哎,兒大不中留啊!”
“現在兒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
“我也勸不住!”
蘇昂對張武道:“不過他有這個決心,我這個當爹的也只能支援他!”
“有一句話他說的很對,現在我大帥府正是用人之際。”
“他們理應站出來去艱苦的地方效力,為其他人做出表率!”
張武聽了蘇昂的一番話後,當即明白了他的態度。
“果然是虎父無犬子!”
“令郎德才兼備,必定前途不可限量!”
“既然蘇大人支援,那我們吏部司也不能打擊了這些青年官員為大帥府效力的熱情。”
張武道:“那我回頭將他們列入第二批去遼州任職的官員名單。”
:()混在古代當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