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州。 大元帥府南書房。 張雲川在書案坐下後,秘書令段明義就忙碌了起來。 他先是將厚厚的一摞奏報輕輕地放在了張雲川的左手邊。 而後又給張雲川泡了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水放在了書案上。 做完這些後,他才恭恭敬敬地退到了一旁,伺立等候吩咐。 張雲川望著那厚厚的一摞奏報,頓時感覺到頭大。 別人都覺得自己這個大帥風光無限。 只有自己知道。 這就是一個苦差事。 每天眼睛一睜眼就有無數的事兒等著自己去處理。 這感覺就像是上班一樣。 還非上不可。 當興趣變成了工作,那都會變得索然無味。 這方方面面的事務無比的繁雜。 這每天看奏報都搞得人心力交瘁。 “咦?” 張雲川很快注意到。 相對於以往而言,今日送來的奏報卻有別的不同。 在這一摞奏報左上角,竟然貼了寫著小字的小紙條。 小紙條上分門別類的寫了“內閣呈送”“總督呈送”“縣令呈送”“加急”等小字。 這奏報上張貼了小紙條,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這麼分門別類的整理出來,倒是省卻了自己不少事兒。 張雲川抬頭看向了侍立在一旁的秘書令段明義。 他好奇地問:“明義,這些小紙條是誰張貼的?” 段明義一直在用眼睛的餘光觀察大帥的反應。 看到大帥果然問起此事。 他的心裡一個激靈。 他當即回答:“回稟大帥,下官覺得這麼多奏報太過於雜亂。” “我怕耽擱了一些要緊的事兒,同時為了便於大帥翻閱。” “所以下官在接收這些奏報的時候,特進行了分類,張貼了小紙條。” 段明義躬身道:“下官擅作主張,還請大帥責罰。” 張雲川看段明義那一副忐忑的模樣,笑著擺了擺手。 “你做的很好,為何要責罰你?” 張雲川誇讚說:“如今你接收的時候特意張貼紙條,你倒是有心了。” “這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何處呈送的,一目瞭然,倒是讓我我不少精力。” “不錯,不錯!” 段明義看大帥非但沒有怪罪自己,還誇讚自己做得好,他心裡也一喜。 自己這一小小的舉措,贏得了大帥的肯定。 這大帥對自己有了好印象。 那三個月的考察期到時候就能順利渡過了。 張雲川吩咐:“以後就照此辦理,各處呈送過來的奏報,都分門別類的標註好,以便於我翻看。” 段明義高興地躬身答應了下來:“謹遵大帥吩咐。” 張雲川看著恭敬有加,做事還有腦子的段明義,對他多了幾分好感。 這年輕人不錯。 不僅僅寫得一手好字好文章,做事也注意細節,很不錯。 張雲川率先翻開了張貼著“加急”字條的一份奏報。 這一份奏報是平北將軍董良辰呈送上來的,還附了江北軍情司李澤的名字。 內容倒也簡單。 寫了秦州節度府和遼州節度府出兵十餘萬,如今兵分兩路,陳兵許州和興安府。 董良辰和李澤判斷。 秦州節度府和遼州節度府欲要東西夾擊盤踞在光州節度府北部三州的大周朝廷禁衛軍。 這秦州節度府和遼州節度府竟然同時調集兵馬,這實在是不尋常的事兒。 聯想到先前軍情司上報,遼州節度府長史閆浩出現在秦州節度府境內的事兒。 張雲川的心裡頓時有了猜測。 從種種跡象表明表明,這兩個節度府恐怕是達成了什麼聯手協議。 現在他們一個大軍集結在許州,一個集結在興安府。 這不可能是攻打宋騰。 畢竟集結兵馬的地方,距離平城還有一段距離。 那他們僅剩下一個目標就是光州節度府北部三州了。 這當真是有意思。 他們現在竟然想要攻打朝廷禁衛軍。 他們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呢? 張雲川的大腦在飛速轉動了起來。 他想了一陣後,又繼續往下翻看。 在奏報的後邊,附有軍務部總參軍王凌雲的一行小字。 “秦州節度府和遼州節度府似有結盟,下官猜測他們欲要掃清朝廷禁衛軍後,再合兵南下攻取平城。” 這一行小字的落款日期是昨日夜裡。 張雲川想了想後,抬頭看向了秘書令段明義。 張雲川吩咐說:“明義,你去將王參軍請來。” “是!” 段明義領命而去。 片刻後,外邊就響起了腳步聲。 總參軍王凌雲在段明義的引領下,進入了南書房內。 “拜見大帥!” 王凌雲站定後,抱拳行禮。 張雲川擺了擺手:“坐下說話。” 段明義忙將一軟凳送到了王凌雲跟前,又給他泡了茶水後,才退出了南書房。 王凌雲倒也沒客氣,彎腰落座。 他一大早就在軍務部等著大帥的召見呢。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