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明義看自己的建議惹得黎大人不快,心裡也頓時變得忐忑了起來。 這位可是政務部的總參政,幾乎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這要是得罪了他。 雖不至於讓自己罷官免職,可以後自己在大帥府怕是會寸步難行。 “黎大人不要誤會。” 段明義忙解釋說:“我絕沒有建議大帥去搶這些大戶錢財的意思。” “我只是覺得他們的手裡積攢著大量的財富。” “不如拿出來,解我們的燃眉之急。” 面對段明義的這個解釋,黎子君冷哼了一聲,依然心裡不滿。 這段明義是從帝京投奔過來的年輕讀書人。 軍情司、吏部司對他的身份進行調查,並且進行了考察。 確認沒有問題後,這才調大帥身邊擔任秘書令。 可從他方才的言語看來,還得有必要再細查一番。 他竟然提出這等有損大帥名聲的建議,這不是奸逆是什麼?? 相對於心裡不滿的黎子君而言,張雲川卻大腦在飛速地轉動。 思索了有什麼法子能讓這些人乖乖地將手裡的錢財拿出來。 寧陽府的蕭正明、蒲江府江寧縣梁瑞倒是都有相關的奏報。 他們這兩人召集那些有權有勢的大戶開了會,湊了不少銀子。 蕭正明在寧陽府那邊在大搞養蠶紡織產業,所有的銀子都是大戶出的。 這些大戶出了銀子,在養蠶、紡線、織布、染布的產業中,到時候分潤收益。 蕭正明則是負責給他們兜底,給他們保駕護航。 這梁瑞在蒲江府江寧縣則是連嚇帶勸讓大戶主動變賣了多餘的土地。 他讓大帥府均分土地的新政得以推行的同時。 江寧縣也在沿江的好幾處地方給這些大戶特批了土地。 也不知道這梁瑞是如何說服這些大戶的。 他讓這些大戶合夥搞了一個造船廠,如今正搞得轟轟烈烈。 段明義看自己的解釋沒有得到黎大人的認可。 這心裡更是惶恐。 看來今日不想出一個好辦法,自己無法改變在黎大人心裡的形象了。 自己年紀輕輕,可不想落得一個奸臣的惡名。 他大腦飛速轉動,猶豫了一番後,又繼續開口了。 “大帥,黎大人。” “要是這些大戶不願意捐獻銀兩出來,我們也不必去明搶他們的。” “這要是明搶的話,反而是壞大帥的名聲。” 段明義看了一眼張雲川和黎子君,繼續道:“我們完全可以換一個法子。” “什麼法子?” 張雲川好奇地問。 “我這個法子只是個人愚見,不知道是否妥當.......” 這一次段明義學聰明瞭。 為了避免說錯了話給大帥和黎大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保守了許多。 張雲川沒好氣地說:“不要吞吞吐吐的,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我們都是私底下談話,不要那麼拘束。” “縱使說錯了,我也不會責怪你。” “是!” 有了張雲川的這一句話後,段明義的心裡踏實了許多。 段明義拱手說:“大帥,如今我們大帥府新鑄造了許多的銀元。” “這銀元成色好、分量足,一塊銀元就是一兩銀子。” “比起那些需要臨時稱量的散碎銀子而言,使用起來更為方便。” “這銀元如今已經流入民間,頗受好評。” “甚至許多商鋪都不願收那些成色不足的散碎銀子,指名道姓只收咱們大帥府的銀元。” “不少人都說咱們大帥府鑄造的銀元是好東西,說大帥英明呢。” 黎子君皺了皺眉。 這是說銀子的事兒呢,你拍什麼馬屁。 張雲川笑了笑,示意段明義繼續說。 段明義繼續道:“大帥,咱們不如順水推舟,在我大帥府所屬各府縣,大力推行銀元,廢除其他各地鑄造的銀子。” 張雲川若有所思地問:“你的意思是,只許使用銀元?” 段明義點了點頭。 “如今在各處流通的銀子既有大周朝廷鑄造的,也有地方藩鎮自己鑄造的。” “更有甚者,是一些豪門大戶私自鑄造的。” “這銀子的成色和分量那都是參差不齊,讓百姓和商賈苦不堪言。” “而且經過這麼多年的使用,許多銀子都被剪成了碎銀子,不便於使用和攜帶。” 段明義道:“不如我們下達禁令,禁止這些來源不一,斑駁雜色的銀子流通使用。” “以後在我大帥府的轄地內,只允許使用我們大帥府鑄造的銀元!” “誰要是膽敢再使用那些不是我大帥府鑄造的銀兩,直接罰沒!” “要是有人發現別人還在使用,可以向官府檢舉,檢舉者,可獲得罰沒銀兩的一成作為獎賞。” “如此一來,那些豪門大戶藏在地窖裡的銀子,就變成了無用之物。” 段明義笑了笑說。 “我們可以給一個月的時間,允許民間百姓將他們手裡的散碎銀子去我們富貴錢莊兌換成銀元。”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