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96章 試探

寧武關城鎮守衙門內,一名將領正在向大將軍姬銳請示。

“大都督,賊軍已經抵達了關外!”

“探子回報,賊軍也就兩三萬人出頭。”

“我們要不要趁著賊軍立足未穩,出關打他一傢伙?”

劉黑子他們朝著寧武關攻擊前進,麒麟衛早就將訊息上報朝廷了。

畢竟這麼多人馬前進,想要一點訊息都不傳出是不可能的。

朝廷一方面要求前線大軍放棄城池土地,主動回撤,防止被堵在關外。

另一方面則是要求駐防寧武關的大將軍姬銳加強戒備。

與此同時。

朝廷正抽調新軍,增援寧武關。

如今寧武關城內駐紮的守關兵馬隸屬於朝廷新組建的新軍。

這一支新軍起初只有五萬人。

這是皇帝趙瀚覺得禁衛軍中紈絝子弟太多,戰力太差,不堪大用。

他這才另起爐灶,調撥大量的錢糧,想操練出一支戰力彪悍的新軍,逐漸取代禁衛軍。

可新軍一成立就遭到了禁衛軍等兵馬的仇視和排擠。

畢竟他們覺得自己失寵了。

更多的好東西都被新軍瓜分掉了。

皇帝趙瀚還需要依仗禁衛軍,所以一直沒有擴大新軍規模,以避免引起禁衛軍的不滿情緒。

新軍這幾年兵力的規模沒有擴大多少,可比起其他軍隊而言,軍紀更嚴明,操練地也更嚴格。

新軍的所有隊官以上將領,幾乎都是皇帝趙瀚親自選拔,親自任命,親自談過話的。

總而言之。

新軍的規模不如其他各路兵馬,可卻是趙瀚傾注了最多心血的軍隊。

他當初還指望著這一支軍隊替他征戰天下,中興大周呢。

可因為受到種種掣肘,新軍一直沒有發揮多大的作用。

這一次東征,也有差不多兩萬新軍參戰。

可是燕康安很明白。

這可是皇帝操練出來的兵馬,萬一折損太多,他不好交代。

其他各部兵馬有搶功的意思,所以新軍也沒獲得多少出戰的機會。

大多數的時候,他們都是在後方守備新收復的城鎮,守衛糧道。

新軍被留在後邊。

這一次肅州軍、甘州軍、涼州軍等部遭遇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可新軍也僥倖逃過一劫。

禁衛軍從秦州敗退的時候,新軍一部兵馬也隨禁衛軍西撤。

“賊軍驍勇,不可輕敵。”

面對部下的請戰,大將軍姬銳沒有答應。

他駐防在寧武關,這前線返回敵軍的戰報都要經過此處。

他一直關注著東邊前線戰事的情況。

從他所獲得的訊息來看,賊軍並非傳言中的烏合之眾,反而是精銳之師。

朝廷數十萬兵馬看似人多勢眾,可派系太多,戰力也參差不齊

燕王在的時候還能壓服眾人,可以做到如臂屈伸。

燕王一死,前線就亂套了,以至於全線動搖。

朝廷已經下令前線各路兵馬撤回寧武關以西,到時候與賊軍劃地而治。

朝廷已經無力擊敗賊軍,只寄希望透過時間換空間。

等賊軍內部矛盾爆發,等賊軍自己內訌,到時候再反撲。

大將軍姬銳瞭解朝廷的意圖,所以他對於殲滅多少賊軍沒有多大的興趣。

他只需要守好寧武關,將賊軍阻隔在關外,接應各路兵馬回來就是了。

現在如若出關作戰,一旦失敗導致寧武關陷落,那他對不起皇帝的知遇擢拔之恩。

“守衛寧武關城的兵馬分為三部,輪換駐守和休整。”

姬銳吩咐說:“沒有本將軍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關迎戰,違令者,斬!”

他說完,凌厲的目光掃了一眼眾將,眾將都神情凜然。

“遵令!”

新軍軍紀森嚴,眾將轟然應諾。

大將軍姬銳不願意冒險出戰,眾將雖覺得遺憾,卻還是堅定地執行了軍令。

寧武關大門緊閉,關牆上的重弩透著悠悠寒光,殺氣逼人。

劉黑子他們雖覺得寧武關難以攻克。

可他們還是想試一試。

他們這一次孤軍深入。

實際上並非一定要攻克寧武關不可。

他們插入敵後,擾亂敵人的視線,切斷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