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他們如實相告真實情況。
自己未必不會支援燕承嗣擔任主帥。
可他們現在搞這麼一出,實在是讓人心裡氣憤。
“如今我們自己人大打出手,只會是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田洪生當即吩咐道:“取筆墨紙硯來!”
“是!”
筆墨紙硯準備好後,田洪生當即刷刷地提筆寫起了奏報。
他先給坐鎮帝京的皇帝趙瀚寫了一封奏摺,講述了前線發生的事兒,要皇帝速速派人到前線處置。
寫完奏摺後。
他又寫了好幾封親筆信。
這幾封親筆信分別是給甘州軍大都督盧遠駒,禁衛軍大都督趙琦、監軍使陳志忠和參軍童文的。
他要求各方要立即停止內訌廝殺,一致對外。
誰要是再大打出手,他肅州軍將強勢介入調停,收拾不聽勸的人。
寫完這幾封信後,田洪生當即派人送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走,回軍營!”
舒州出了這麼一檔子事兒。
田洪生熱飯也顧不得吃了。
他當即帶著自己的五百名親衛騎兵,又急匆匆的調頭往自己肅州軍軍營方向去了。
現在局勢混亂。
他必須回去掌握軍隊,必要的時候強勢調停。
最關鍵的是。
他還必須做好和賊軍作戰的準備。
當肅州軍大都督田洪生向各方發出了勸告,並且準備武力調停的時候。
已經退到秦州總督府和光州總督府邊界地帶的董良辰和劉壯也接到了張雲川的軍令。
張雲川一直坐鎮在虎州,這裡距離前線那是相當的近。
因此前線的風吹草動,他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知道。
情報總署稟報了發生在敵軍內部的訊息後,張雲川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他當初讓董良辰和劉壯且戰且退,就是想拉長戰線,打擊敵人的補給線。
敵人數十萬兵馬,每日消耗的糧草可不少。
隨著戰線拉長,他們不僅僅補給線拉長,還需要分兵去守衛各處,會進一步削弱他們的力量。
現在這一切都在按照他的預定計劃在走。
可誰也沒有想到。
雍城一戰卻像是導火索一般,引發了朝廷大軍內部的動盪。
燕王突然死了。
朝廷大軍內部實權將領和高層為了爭權奪利,甚至大打出手。
這簡直就是天賜良機。
“大王有令!”
“命令我們立即轉入反攻!”
董良辰拿著一份蓋了大印的手令興奮地對劉壯說:“大王說了,要我們速速出兵,趁著朝廷大軍內亂的機會,爭取擊敗他們。”
:()混在古代當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