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才與魏安然談了一個多時辰,將修建水庫的事兒敲定了下來。 這光州節度府處於四戰之地,原節度使宋戰為了守住地盤,窮兵黷武。 加之地方治理經營不善,以至於十室九空,餓殍遍地。 這遇到乾旱的年月,就會導致地裡的莊稼顆粒無收,百姓被迫背井離鄉,出去討飯。 江永才如今是大帥府任命的江北總督。 他接手的大帥府所控制的永城、平昌縣等地完全就是一個爛攤子。 他好不容易將土地分到了百姓的手裡,穩定了人心。 這老天爺就給他來了一個下馬威。 從年初到現在就下了一場雨,旱情愈發的嚴重。 如今有村落因為搶水爆發了械鬥,還導致了不少人的死傷。 這也讓他意識到,這種莊稼總不能靠老天爺。 這一次旱情對他們的莊稼影響不大,畢竟很多莊稼都成熟收割了,不需要再澆灌了。 可以後呢? 要是老天爺再不下雨,那翻年後春耕的時候沒有水怎麼辦? 所以必須要在這幾個月內,儘可能地解決一些問題。 要馬上疏通修繕水渠,與此同時,要在合適的地方修建大型水庫蓄水。 唯有如此,再次遇到乾旱的時候,才不至於束手無策。 江永才對魏安然細細交代了一番後,這才連夜返回了永城。 這修築水庫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 他們江北總督府窮得叮噹響,可沒錢財去修建水庫。 可這事兒又是非幹不可的。 所以最終還是得懇請大帥調撥錢糧。 好在他們江北總督府雖然沒有錢糧,人手倒是足夠。 這光州節度府大量的百姓南逃,如今都被他截了下來。 以避免這些流民影響到江南的穩定。 這流民可是好勞力。 給他們一口飯吃,那他們就能給你幹活兒。 只要用的好了,幾個月的時間足以修建幾個較大的水庫了。 到時候蓄滿水,縱使遇到天旱,也能撐一些時日,總比莊稼顆粒無收的好。 他已經準備返回總督府後就提寫奏報,爭取早日將錢糧爭取下來。 縱使大帥不同意,這修建水庫的事兒也耽誤不得。 到時候就從那些大戶身上打一些主意,讓他們捐錢糧。 “少爺!” 當江永才剛走到總督府大門口的時候。 一名等候在府邸門口的老者隔著老遠就抱拳行禮。 這老者的聲音將江永才的思緒拉回了現實。 江永才勒住了馬匹,他抬頭望去。 只見在昏黃的燈光下,一名熟悉的人正在向自己行禮。 他定睛一看,這不是自己父親身邊的老兵丁叔嗎? 江永才翻身下馬,大步迎了上去。 “丁叔,你怎麼來了?” 這名老兵是自己父親當初平定東南時身邊的一名親兵。 自己父親不再軍中任職後,這親衛老兵們也離開了軍中,成為了他們府邸的護兵。 年齡大了後,他們就負責府裡的一些雜事,也不用站崗當值了。 他還沒出生的時候,這丁叔在跟著自己父親征戰了。 縱使他不姓江,可他還是很尊重這些追隨自己父親的老人們。 丁叔看到江永才,很高興。 畢竟這是他看著長大的小少爺。 這小少爺不僅僅學識淵博,而且做事頗有分寸和主見。 現在更是擔任江北總督,深受張大帥器重。 看著自己伺候了一輩子的江家後輩如此有出息,他也很欣慰。 特別是這小少爺對自己這等老兵都很尊重,這讓他很受用。 丁叔拱手道:“少爺,我奉老爺之命而來。” 江永才抓住丁叔的手臂說:“丁叔,你大老遠到了江北,怎麼不進府裡等候?” “你在這裡等了很久了吧?” “我聽聞少爺外出未歸,我擔心驚擾了總督府諸位大人辦差,所以就在門口等候少爺了。” 看著這位不願意給自己添麻煩的丁叔,江永才一時間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江永才邀請丁叔說:“丁叔,走,我們進府裡說話。” “哎!” 江永才將丁叔引入了總督府後院。 這是江永才如今的居所。 他又吩咐廚房煮了兩碗麵送了過來。 江永才將一海碗麵遞給了丁叔:“丁叔,先吃一碗麵墊墊肚子,待明日我再設宴給你接風洗塵。” 丁叔忙雙手接過了這一碗麵。 “多謝少爺。” “丁叔,自家人就不用那麼客套了。” “什麼謝不謝的,生分了。” 江永才對丁叔笑著說:“不夠的話,我稍後讓廚房再煮一碗。” “夠了,夠了。” 江永才和丁叔兩人一人端著一大碗麵,大口朵頤了起來。 “丁叔,我爹這一次派你到江北來找我做什麼?” 江永才邊吃著面,邊問丁叔道:“我爹可有書信讓你捎給我?” 丁叔吸溜了一大口面,大口咀嚼了起來。 “老爺這一次並沒有書信讓我捎帶給少爺,僅僅只有一些口信。”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