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縣,德昌鎮戰場。 大量黑旗軍出現在了戰場上,讓蕩寇軍和僕從軍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副將胡志勇驚詫於黑旗軍的兵力眾多,可並沒有產生多少的畏懼。 他覺得自己麾下的那都是百戰精銳! 他們如今的地位和榮耀那都是靠著一場場的勝仗奠定的! 黑旗軍的數目多又怎麼樣? 只要他們打得足夠兇狠,殲滅掉黑旗軍最精銳的那一部分,那其他搖旗吶喊的大多數人就會崩潰。 這倒不是胡志勇有多麼的輕敵大意。 而是他對自己實力的絕對自信。 同時也不相信黑旗軍拉出這麼龐大的一支軍隊能有多少的戰鬥力。 他可是軍中的宿將。 他覺得凡是能征善戰的軍隊,那都是戰場上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 黑旗軍就是一支只敢躲避在暗處搞偷襲、或者躲避在城鎮內當縮頭烏龜的膽小鬼而已。 這樣的軍隊,上不得檯面。 只要他集中優勢兵力猛打猛衝,對方絕對會被打崩! 因為他曾經打過太多的仗,太瞭解那些山賊流寇的底細了。 他覺得黑旗軍和那些山賊流寇沒有多少區別。 這些人看著人多勢眾,實際上就是一盤散沙,真正有戰力的並不多,大多數人都是負責搖旗吶喊虛張聲勢的。 可他麾下的將士則不一樣。 這些天四五千僕從軍雖然折損不少。 可他最精銳的三千蕩寇軍精銳卻始終沒有上陣,可以說完好無損。 這就是他的底牌! 這三千人可是身經百戰的精銳! 面對聚集而來的黑旗軍主力部隊,蕩寇軍副將胡志勇並沒有想著撤退,而是想著進攻! 他要用黑旗軍的鮮血,證明他們蕩寇軍的強大! 曾經他們在與秦州節度府作戰的戰場上,以區區六千兵馬以少勝多,打得上萬秦州軍潰敗。 今日他要重新整理他們的戰績,重鑄他們蕩寇軍的榮耀! 胡志勇說做就做,旋即下達了準備進攻的命令。 “什麼,進攻?” 當聽到小道訊息而內心不安的蕩寇軍軍士得知他們非但不會撤退,還要進攻的時候,他們都懵了。 “這外邊的黑旗軍有好幾股,我們打得過嗎?” “現在撤退還有機會脫身,現在不走,到時候可走不了了。” “......” 蕩寇軍的軍士們很是不理解進攻的行為。 軍官們同樣是覺得心裡沒底。 可是人家大公子可是說了。 臨陣怯戰,殺無赦。 “怎麼,好吃好喝了這麼久,拎不動刀了?” “想當初我們面對比這多的敵人,從來沒有怕過!” “我們以少勝多的仗打得還少嗎?!” 軍官訓斥著那些不解的蕩寇軍軍士們。 軍士們想到曾經那一場場的惡戰,他們的眉頭緊皺。 以往他們以少勝多,那是形勢所迫,沒有辦法,很多時候都是被逼的。 他們要是不拼命的話,那隻能埋骨沙場。 那時候能和現在相比嗎? 現在他們有家有口的,在有退路的情況下,犯得著去和敵人拼命嗎? “大公子說了,這一仗打完後,給大傢伙放假半個月,每人至少可以拿到十兩銀子的賞賜!” 軍官也懶得去和這些底層的軍士解釋。 “好好歇息,養精蓄銳,明日天亮開始進攻!” 軍官傳達完命令後就走了,將大批的蕩寇軍軍士晾在了原地。 雖然底層的軍士們萬分的不情願。 可是他們身為蕩寇軍的一員,他們並沒有任何的決策權。 上面下達了軍令,他們只能聽從。 不過他們都是無數惡戰中存活過來的老兵。 倒不是他們的戰鬥力多麼的強勁,反而是他們的戰場經驗很豐富。 他們懂得如何的配合殺敵。 他們更懂得在戰場上如何的儲存自己。 他們能活到現在,對戰場局勢變化有著自己的敏銳觀察眼力。 他們已經暗中打定了主意,一旦戰場形勢不對,儘可能的朝著戰場的邊緣移動,隨時準備脫身。 這麼做有很多的好處。 一旦打敗仗,他們可以率先的逃跑脫離戰場,以避免陷在戰場上,成為刀下鬼。 萬一沒有打敗仗,他們雖然身處戰場邊緣,好歹不算逃兵,功勞也有他們的一份。 對於這些成精了的老兵而言,這就是他們的生存之道。 大公子胡志勇作為蕩寇軍大都督胡軍的兒子。 他從小就追隨自己的父親在軍中作戰,有過無數的驕人戰績。 只不過他最大的一次敗仗還是曾經在陳州被打得全軍覆沒,這讓他耿耿於懷。 他希望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洗刷自己曾經戰敗被俘的恥辱。 他需要靠著一場大勝重塑自己的威望! 這一次他不願意撤退。 因為他們千陽縣大營被端掉了,他在此處數天難以寸進,反而是損兵折將。 一旦撤退,他的威望將會進一步的降低,會淪為眾人的笑柄。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