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良辰返回了左騎軍兵營。 左騎軍監軍使龐彪當即將其迎入了中軍大帳。 “你和宋戰談的如何?” 落座後,龐彪當即迫不及待地詢問了起來。 他們左騎軍現在已經實際佔領了光州所屬的平昌府以及下屬各縣。 實際上在這個時候,他們是不願意和光州軍開戰的。 大將軍府已經來了軍令,那就是儘可能地與光州節度府談。 以光州節度府如今的處境,他們縱使是吃虧,也只能認了。 面對龐彪的詢問,董良辰苦笑著搖了搖頭。 “宋戰的態度很強硬,限令咱們十天內撤軍,不然的話,他們會出兵奪回平昌府。” “呵!” 龐彪聞言,當即露出了冷笑。 “這宋戰不知道他們光州的處境嗎?” “他們拿什麼和我們開戰??” 董良辰感慨道:“人家這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呀!” “這宋戰窮兵黷武,對誰都不服氣,動輒就要動刀子!” “這戰場上他們倒是出盡了風頭,屢戰屢勝,誰都懼他們三分。” “可實際上他們每打贏一場仗,周圍就會多幾個憎恨他們的仇敵。” “而且每多打一場仗,他們地方上的百姓就要多繳納一些錢糧,百姓的日子就會愈發的困頓。” “我現在終於明白為何光州節度府坐擁這麼大的地盤,擁有這麼多的東西,卻搞成了如今這副餓殍遍地,百姓食不果腹的局面了。” “這宋戰就是一個只知道戰場上逞英雄的莽夫而已!” 董良辰作為曾經的光州節度府人氏,他對此深為痛心。 他為光州節度府的百姓擁有這麼一位節度使而覺得不值。 這宋戰一天天就只知道靠著拳頭說話,卻全然不顧其他,這麼搞下去,光州下邊的人不造反才怪呢。 “宋戰不願意低頭,這事兒難辦了。” 監軍使龐彪面色凝重地說:“看來咱們左騎軍得和光州的兵馬碰一碰了!” 他們左騎軍順勢搶佔了江北的平昌府,這是吃到嘴裡的肉,自然不會吐出去。 況且大將軍已經來了軍令。 他們左騎軍的任務是不能捲入光州境內幾方勢力的混戰,只需要守住這個橋頭堡就行。 他們駐防在平昌府,以後無論是光州節度府自己崩潰。 亦或者他們幾方勢力打得幾敗俱傷,他們上去撿便宜,那都很方便。 這要是退回陳州,那一旦敵人封鎖了江面,他們再想打過來,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不划算。 現在宋戰要求他們十日內撤兵,這對於左騎軍而言,這是無法接受的。 這吃到嘴裡的肉,哪有吐出去的道理? 縱使他們和光州節度府先前的關係不錯,一直在做生意。 可是在絕對的利益面前,友好的關係算個屁。 “龐大哥,你也不用緊張。” 董良辰分析道:“我覺得這仗打不起來。” “你想啊,這一次宋戰聽信謠言,為了給自己的兒子報仇,抽調了三萬大軍壓在永城一線。” “他們光州的兵馬就那麼多,他們現在這麼多兵馬放在這邊,別處的兵馬必定不足。” “秦州節度府、遼州節度府、朝廷禁衛軍只要不蠢的話,絕對不會放過這個侵吞瓜分光州節度府的機會的。” 董良辰笑著說:“現在宋戰一座城池都不願意放棄,一點虧都不想吃,我覺得他有些異想天開了。” “我們只需要拖上幾天,光州節度府必定四處告急,到時候看宋戰怎麼辦。” “嗯。” 龐彪也同意董良辰的分析。 這光州節度府現在的處境太惡劣了。 四周都是敵人。 要是再與他們左騎軍開戰的話,宋戰除非是腦子抽了! 畢竟他們左騎軍頂多退回陳州,損失不了什麼。 可光州方面不僅僅會多一個強敵,還會失去重要的錢糧補給來源。 宋戰腦子抽風,光州節度府的高層不會都是傻子的。 “可是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掉以輕心。” 龐彪道:“這光州軍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特別是他們的歸義軍騎兵現在又湊齊了五千多人,他們要是全力攻來,我們還不一定擋得住。” 江北地勢平坦,很利於騎兵的作戰。 左騎軍雖然有一支騎兵部隊,可大將軍另有他用,所以江北的左騎軍以步兵為主。 一旦和光州節度府開戰,他們這些步兵是沒有辦法野戰的。 董良辰建議說:“他們騎兵厲害,我們要避免和他們野戰,以固守城池為主。” “趁著還有時間,讓富貴商行的人全力出動,給各個縣運輸大量的糧秣過去。” “我們的將士分別據守東揚縣、平昌府、天柱縣、柳河縣、銅山縣和會昌縣。” “每一個縣城駐軍至少有三四千人,只要糧秣充足,堅守十天半個月沒有問題。” “只要我們不出去野戰,他們奈何不得我們。” “打長期的消耗戰,我們不怕他們。”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