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川這一次開府建衙,相當於單獨的分家立戶了。 這分家立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 以往他除了打仗外,大小事兒都有東南節度府管著。 比如糧草軍餉等,那都是東南節度府負責調撥供應。 這沒有了錢糧,只需要寫一封信,伸手要就行了。 上邊要是不給,那就鬧。 可現在他和東南節度府平起平坐了,成為了朝廷冊封的鎮南大將軍,東南節度府不再供應錢糧了。 朝廷山高皇帝遠的,指望朝廷調撥錢糧,那估計餓死了都拿不到。 所以現在的糧草軍餉這些事兒,那都得他自己負責籌措。 這僅僅是其中的一件事的變化,還別說其他的大小事兒。 還要進行大規模的人事調整,賑濟百姓、要制定規矩,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聯席會議足足的開了三天,張雲川這才將他們需要做的大小事務一一地佈置了下去。 傍晚時分,大將軍府、政事閣長史黎子君這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了自己的住處。 這幾天連續高強度的會議,讓黎子君也感覺有些吃不消。 可是他作為大將軍府名義上的文官之首,自然不能缺席,只能強打著精神參加。 黎子君的住處是張雲川特批的,將原來寧陽府一位官員的宅邸騰了出來,作為黎子君這位長史的府邸。 這幾天連續高強度的會議,讓黎子君也感覺有些吃不消。 “爹!” 黎子君的兒子黎長順已經提前在宅邸門口迎候了。 見到黎子君下了轎子,也邁步迎了上去。 黎長順是隨著蘇昂等人一起到的寧陽府。 原本他們是被東南節度府方面扣押的,作為要挾黎子君的一個籌碼。 在張雲川的施壓下,東南節度府方面為了釋放善意,所以這一次將扣住的一眾黎家的人都給放了。 “你不在府裡待著,站門口乾什麼?” 看到自己的兒子竟然在門口站著,這讓他也很疑惑。 黎長順從隨從的手裡接過了裝著黎子君文書的布包。 “爹,家裡來了客人。” 黎子君朝著府內掃了一眼,聽到裡邊隱約有說話聲傳來,他開口問:“誰來了?” 黎長順回答:“三叔、五叔他們都來了。” 黎子君微微一怔,旋即吩咐說:“你去吩咐廚房多做幾個菜,今日留他們用飯。” “哎!” 黎長順應了一聲,陪著黎子君進了府邸。 府邸的客廳內,三十多名中年和青年正坐在一起喝茶談笑著。 他們均是黎家這個大家族的人,一些人還是和黎子君同輩分的人。 他們受到黎子君的牽扯,這差一點死在了大獄內。 現在雖然得以安然地到寧陽府,可家業也丟了一個乾淨。 他們這一次上門,是為求助而來。 黎子君出現在門口的時候,眾人都齊齊地起身,紛紛向黎子君這位政事閣長史打招呼。 “大哥!” “恭喜恭喜啊!” “大哥,我給你道喜了!” “拜見大伯!” 也有小輩主動向黎子君行禮。 “你這一次擔任政事閣長史,可給咱們黎家長臉了!” “......” 面對一眾黎氏族人的恭維道賀,黎子君態度和藹,並沒有端著自己的架子。 “自家人,不必講那麼多的虛禮,坐,坐下說話。” “哎!” 在黎子君的招呼下,眾人又重新的落座。 與自己同輩的人坐下,那些小輩則是站在了眾人的身後。 “這一次你們受到了我的牽連,差一點丟了性命。” 黎子君對他們有些歉意地說:“我原本是想過幾日再去看一看你們的,只是實在是太忙了,還請你們多多包涵吶。” 黎子君的堂弟黎子業當即開口道:“大哥說這話就生分了。” “大哥日理萬機,我們自然是能體諒的。” “況且這一次我們能安然從江州脫身,多虧了大哥出手,不然我們就已經變成一堆枯骨了。” “對,這一次多虧了大哥。” 另一位堂弟黎子容也開口附和。 黎子君笑著糾正說:“這一次你們遭此劫難,真正救你們的是大將軍,要不是大將軍從中斡旋的話,你們也沒這麼容易脫身。” “你們應該感謝的不是我,而是大將軍才是。” 堂弟黎子業笑了笑:“大將軍又不認識我們,他出手搭救我們,這也是看了大哥的面子嘛。” 黎子君看自家族人這麼說,他也很欣慰。 他們黎家原本是東南節度府顯赫的大家族。 可是經歷了這麼一番劫難,當家的原節度府長史黎寒秋死在了復州手裡,黎子君又被免去防禦使、巡防軍大都督職務。 隨著這兩位家族的領頭人物先後出現了問題,整個黎家在東南節度府的處境也變得很難。 他們黎家在田產家業要麼被別人奪走,要麼被查封。 要不是黎子君得到張雲川的信任,出任大將軍府長史的話,那黎家怕是要一蹶不振。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