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萬石父子倆有些沮喪地離開了節度府。 雖然節度使江萬城許諾,僅僅是暫緩整頓吏治。 這一次要他們交卸差事也僅僅是為了安撫動盪的人心。 可依然讓江永才這位年輕氣盛的青年人感覺到心裡很是憋悶。 “爹,這一次我們什麼都沒有做錯,可為什麼我們要妥協退讓?” 江永才望著聚集在節度府門口的那些要辭官的大小官吏們,實在是有些想不通。 在他看來,越是這個時候,越是不能有絲毫的讓步。 一旦讓步了,意味著他們貪官汙吏將要佔據上風,他們先前的許多成績將要付諸東流。 意味著他們好不容易立起來的規矩,好不容易營造的風清氣正的氣氛也會遭到破壞。 眼看著自己辛辛苦苦忙活了半天,現在又要打回原形,他的心裡就難受。 “我知道你心裡不好受。” 江萬石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道:“可是咱們疾風驟雨般的整頓,你大伯也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現在這些人僅僅是辭官逼迫而已。” “要是這個時候不安撫他們,他們勢必不會善罷甘休的。” “一旦這些人聯起手來反對我們節度府,那我們就有陷入內亂的風險。” “畢竟我們東南節度府大小官吏背後的宗族勢力根深蒂固,他們影響力很大。” “我們江家看似風光,可是離開了這些官員背後的宗族的支援,那什麼事兒都幹不了。” 江萬石嘆氣說:“所以啊,現在他不得不將此事暫停下來,讓我們也退下來避避風頭。” 江永才自然知曉東南節度府大小家族在地方上頗有一些影響力。 當初他們江家能執掌大權,那也是東南節度府大小家族一致擁護的結果。 現在他們要想逐步的廢除這些人的特權,可以說是觸碰到了這些人的利益。 “你也不用著急。” “這一次設立督查官、監軍使的事兒並沒有廢除。” “江州書院的事兒也沒廢除,這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江萬石對江永才道:“這很多事兒,不可能一蹴而就,還是得一步步慢慢來。” “現在這些人已經跳出來了,跳出來就好辦。” “現在他們團結一起對抗節度府,那就先安撫他們,等風頭過去了,然後一個個地將他們分化瓦解,剷除掉。” “這些阻力,終究會不斷被消除掉的,只是需要時間而已,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 江永才聽了老爹的話後,也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他知道,要想將這些阻力瓦解消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可他們東南節度府有那麼多時間嗎? 在他看來,長痛不如短痛。 反正軍隊在手裡,直接快刀斬亂麻,比現在的妥協退步的手段更好。 只是或許節度使大人有他的顧慮。 他擔心這樣的行動太過於冒險,擔心引起內部的劇烈動盪,會引起外部勢力的窺覦,會動搖他的權柄。 想到節度使大人既想對內部進行整頓,又前怕狼後怕虎的。 江永才就對他們東南節度府的未來充滿了悲觀的情緒。 文火慢燉沒有錯。 可時間不等人吶。 張大郎那邊以軍隊為後盾,大刀闊斧的在革新。 哪怕是自己內部的黑旗會擋了路,馬上就有兩千多首級滾滾落地。 在這樣的力度下,張大郎的勢力會愈發的強大和穩固。 可他們現在卻還是瞻前顧後的,小打小鬧,修修補補,這樣下去,只會讓他們的處境更加的艱難。 面對他們東南節度府的困境,江永才的心情很複雜。 可是他不是掌權者。 他沒有辦法按照自己的舉措去拯救東南節度府。 這讓他有深深的無力感。 江萬石父子離開了節度府後。 節度使江萬城又召集了支度使姜浩言、節度判官鄧松兩人單獨進行了一番談話。 在談了約半個時辰後,這兩人直接出現在了節度府門口。 看到這兩人後,一眾大小官吏都停止了交談,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他們。 姜浩言是隆興府知府升上來的,他們姜家在隆興府勢力不小。 鄧松則是清平府知府升任上來的,同樣在清平府擁有不小的影響力。 他們和大小官吏一樣,一直在積極地維護自己家族的地位和影響力。 這一次江永才的內部革新,動搖了他們的權力護城河,特別是廢除舉薦官員的特權,他們自然是牴觸的。 相對於江永才而言,大小官吏對鄧松和姜浩言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諸位同僚!” 鄧松對眾人壓了壓手。 “節度使大人已經知曉了諸位的訴求,知曉你們受了委屈!” 鄧松對眾人道:“節度使大人說了,你們為我們東南節度府兢兢業業辦了不少差事,他心裡有數。” “你們都是我們東南節度府的肱骨棟樑,辭官的事兒就不要再提了,節度使大人是不會準允的。”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