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州地勢平坦,土地肥沃。 當初寧王趙琰能以復州一地供養十萬大軍,而後野心膨脹,欲要擴充地盤。 他能以復州一地之財力物力人力為支撐,悍然入侵東南節度府,復州的富裕程度就可見一斑。 他張雲川倘若是能將復州站住了。 那他的實力將會提升一大截,成為真正的東南霸主。 現如今李陽率領的黑旗軍席捲復州。 這僅僅是軍事佔領而已。 如果蕩寇軍大都督胡軍一樣,軍事佔領那隻不過是空中樓閣,隨時可能崩塌。 要想真正的將復州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讓復州成為他鎮南大將軍府的一部分。 需要大量的地方官員去接管,去推行新政,去收攏人心。 孔紹儀在臨川府雖然沒有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成績。 可是他堅決貫徹落實了大將軍府交辦的差事,將臨川府治理得井井有條。 這就足夠了。 “大將軍,我對復州人生地不熟的,幾乎是兩眼一抹黑。” 孔紹儀在激動之餘,也意識到自己將要面臨的重重困難。 復州歷經戰火荼毒,情況比他當時接管的臨川府情況怕是更為糟糕。 況且自己此番去接管的又是兩個府的地盤。 可以預見的是,大將軍交給自己的差事並不輕鬆。 自己要想辦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所以孔紹儀思索了一番後,決定當面提出一些要求。 “以復州如今複雜的局面,單靠著我一己之力,恐怕力有不逮。” “我懇求大將軍能夠抽調一些我臨川府的官員隨我一同前往復州接管地方大權。” 孔紹儀說完後,內心有些緊張地看向了張雲川。 自己提出從臨川府要一批官員隨行。 這很容易讓人誤解為自己培植親信,形成自己的小圈子。 這對於上位者而言,這可是大忌。 可自己孤身一人去復州的話獨木難支。 到時候連一個幫手都沒有,估計很難有所作為。 所以只能斗膽提出這個要求了。 張雲川盯著孔紹儀看了幾秒鐘。 面對張雲川直勾勾的目光,孔紹儀被盯得渾身發毛。 他不知道自己的這一行為是否引起了自家大將軍的不滿。 “大將軍,隨行同去的官員也不需要太多,有那麼三五個得力之人即可。” 孔紹儀有些心虛地補充了一句。 張雲川看孔紹儀那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也猜測出了他內心的一些想法。 這孔紹儀看樣子是真的想將復州的差事辦好。 他能夠預見到此去復州面臨的困難,提前做出一些佈置。 這的確是難能可貴的事兒。 要是他什麼都不提,那他反而不放心他去復州了。 張雲川沉吟後道:“你去接管的是兩個府數個縣,三五人怎麼夠。” “臨川府如今大小事務已經理順了,抽調一些官員影響不大,況且你對臨川府的大小官員也熟悉。” “你去儘快擬定一份抽調官員的名單給我,讓他們與你一起去接管復州。” “人數就暫定一百五十人,你覺得如何?” 面對張雲川的詢問,孔紹儀大喜。 “多謝大將軍支援,一百五十人足夠了!” 他沒有想到大將軍一口氣就批了一百五十人,這讓孔紹儀高興的同時心裡鬆了一口氣。 有了一百五十名知根知底的官員協助,那他就有信心去將復州的差事理順辦好。 “嗯。” 張雲川開口道:“這一百五十人僅僅是第一批抽調的人員。” “我會給黎長史打招呼,後續會讓政事閣從各地再抽調至少五百名官員去復州當差。” “那就太好了!” 孔紹儀很高興。 “有了我們這邊的大量官員去那邊,那我們很快就能穩定地方,收攏人心。”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有了大批鎮南大將軍府的官員協助,孔紹儀也多了幾分底氣。 張雲川思索了片刻後繼續說道。 “這些調任去復州的官員,以後升遷一律優先。” “他們背井離鄉去復州任職,可攜帶家眷子女同去。” “他們每月的俸祿增加二兩銀子,以作為異地任職的獎賞。” “他們在異地任職超過五年,可申請調回。” “到時候政事閣會優先將他們調回來。” “這些事兒你要給他們講清楚。” 張雲川擔心一些官員不願意去復州當差。 所以也適當地給給予他們一些好處,作為激勵。 孔紹儀拱手作揖道:“大將軍深謀遠慮,處處為我等著想,我代同去復州的官員,感謝大將軍的恩典。” “不必那麼客氣。” 張雲川笑了笑說:“只要你們去復州好好辦差,我是不會虧待你們的。” “大將軍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辜負大將軍的栽培和厚望。” “但願如此。” 孔紹儀最初還是有些不情願的。 現在一番交談下來,他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去大幹一番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