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騎軍陳長河報捷,清平府鎮守使劉壯報捷。 雙喜臨門。 前線戰事的節節勝利這讓節度使江萬城一顆心又變得活躍了起來。 一個時辰後。 原本冷清的東南節度使衙門變得熱鬧了起來。 東南節度府支度使姜浩言、節度判官鄧松、四方閣閣主曹宇、新軍都督江永才等人陸續抵達了節度府衙門。 “姜大人!” 支度使姜浩言剛邁步上了臺階,節度判官鄧松的軟轎也到了。 姜浩言聽到有人叫他,他當即停下了腳步。 他轉頭看到了節度判官鄧松正大步而來。 姜浩言對鄧松拱了拱手:“鄧大人!” 鄧松湊到姜浩言的跟前,低聲打聽道:“我方才聽說前線打了勝仗,有這回事兒嗎?” 姜浩言高興地回答說:“不僅僅是打了勝仗,而且是雙喜臨門。” “清平府鎮守使劉壯和右騎軍都督陳長河都送了捷報過來。” 鄧松還是有些將信將疑 “真的假的?” “不會是他們謊報軍情吧?” 他們東南節度府的軍隊他是知曉的。 看似人多勢眾,實際上能戰之兵並不多。 這一次與鎮南大將軍府開戰,鄧松這位節度判官實際上是持反對意見的。 因為他覺得張大郎實力強橫,他們東南節度府沒有必要去招惹張大郎。 這搞不好吃不了豬肉,還會惹一身騷。 可現在聽說前邊竟然打了勝仗,這著實是讓他頗為驚訝。 這當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他們東南節度府的軍隊有這麼厲害? “謊報軍情那可是要掉腦袋的,我覺得陳長河和劉壯應該沒那個膽兒。” 姜浩言招呼鄧松道:“你要是不信的話,稍後就知道了。” “我怎麼覺得像是做夢呢。” “我看你啊,就是被張大郎的名聲給嚇唬住了,所以總是長他人志氣,滅咱們自己威風。” “其實啊,左騎軍也是兩個肩膀頂著一顆腦袋,沒吹的那麼神乎......” 兩人說著話,進入了節度府議事廳。 “見過姜大人!” “鄧大人!” 議事廳內已經來了不少東南節度府的高層。 見到鄧松和姜浩言抵達後,不斷有人起身向他們打招呼。 他們一個是支度使,一個是節度判官,那可是排在前幾號的人物,沒有人敢輕慢他們。 姜浩言和鄧松在前排落座後不久,外邊就響起了守衛那嘹亮的唱喝聲。 “節度使大人到!” 聽到守衛的聲音後,議事廳內的眾人都紛紛起身,看向了門口。 只見節度使江萬城拄著柺杖,精神奕奕地出現在了門口,氣色不錯。 看到自家節度使大人親自過來,眾人的心裡都微微吃驚。 要知道,自從節度使大人大病一場後,幾乎很少在公眾場合露面了。 縱使是要交代什麼差事,那都是單獨地在書房或者臥室召見。 他們很多人已經很久沒有見到自家節度使大人了。 “拜見節度使大人!” 眾人在微微錯愕後,整齊洪亮地向江萬城行禮。 “不必拘束,坐。” 江萬城對著眾人壓了壓手後,這才拄著柺杖走向了主位。 江萬城大病一場後,很多事兒都交給了自己的親弟弟江萬石、侄兒江永才等人處理。 他則是隱入幕後,很少拋頭露面了。 可現在自己的弟弟江萬石以兵馬使的身份去了前線。 自己的侄兒江永才因為革新的事兒觸動了不少人的利益,如今僅僅是擔任新軍都督。 所以江萬城這才不得不再次走到前臺來,主持大局。 江萬城面帶微笑地環顧了一圈眾人後,這才扶著椅子坐下了。 眾人都正襟危坐,滿臉恭敬地聆聽訓示。 “方才前線送來了捷報!” 江萬城高興地對眾人宣佈道:“清平府都督劉壯率部擊敗了張大郎的親衛軍,俘獲三千人,繳獲輜重無數,如今兵鋒直指寧陽城!” “與此同時,右騎軍都督陳長河率部攻佔了海州魚城、臨漳縣、福安縣,如今已經兵臨海州城下!” “嗡!” 親耳聽到自家節度使大人宣佈了此事,議事廳內的一眾高層都是精神振奮不已。 “打得好啊!” “我們總算是揚眉吐氣了一回!” “恭喜節度使大人!” “對於張大郎這等叛臣賊子,就應該狠狠地打!” “老天爺眷顧我東南節度府啊!” “......” 眾官員歡呼雀躍的同時,有人甚至喜極而泣。 他們東南節度府這幾年太不容易了。 他們身為高層,很明顯能夠感受到他們在走下坡路。 面對強勢崛起的張大郎,他們東南節度府內部卻是一片死氣沉沉,許多人甚至轉投張大郎去了。 現在前線終於打了勝仗,他們終於看到了他們東南節度府重新崛起的希望。 “諸位先靜一靜。” 面對興奮地手舞足蹈,毫不顧忌自己形象的高層官員,江萬城也沒有責備他們,反而是格外的寬容。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