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鎮守使、守備營校尉羅大榮急匆匆地趕到了海州城南門城樓上。 他抬眼就看到了站在城垛旁朝著外邊觀察情況的海州知州林賢。 羅大榮忙邁步走了過去,恭敬地行禮。 眼前的這位爺身份非同一般,他可不敢小覷。 “末將羅大榮,拜見林大人!” 林賢如今不僅僅是海州知州,更是政事閣參政。 要知道,鎮南大將軍府的政事閣除了長史黎子君外,也才四名參政而已。 參政可是鎮南大將軍府真正的高層。 更何況,這位爺更是大將軍的拜把子兄弟。 林賢以參政的身份兼任海州知州,足見海州的重要性。 “羅校尉,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要講那些虛禮了。” 林賢指了指外邊那浩浩蕩蕩朝著海州城湧來的逃難百姓,他直接道:“這麼多的百姓湧入海州,會讓我們海州城不堪重負的。” “這些人進了城後沒地方住,這時間一長,到時候吃的也成問題。” “萬一其中再混入了一些敵人的奸細趁機煽動作亂,不利於我們守住海州城。” 羅大榮忙拱手問:“如何處置這些逃難的百姓,還請知州大人示下。” 羅大榮作為海州鎮守使兼任海州守備營校尉。 他不僅僅受到軍機閣的節制,同時也要協助林賢負責海州秩序維護的重責。 倘若是別人擔任知州的話,羅大榮估計懶得理會,一切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調動兵力佈防。 可眼前的這位可不是一般的文官擔任的知州,那可是一位知兵的人。 為此,羅大榮對林賢的意見那是相當的重視的。 “你立即派人在前邊設卡攔截試圖進入海州城的百姓,將他們向蒲江府、東山府境內疏散。” “要是這些百姓不願意去那麼遠,讓他們遠離官道,去鄉下避一避也行。” “反正不能讓他們繼續湧入海州城了。” 林賢對羅大榮吩咐說:“我會給蒲江府的鄭忠、東山府的張武去信一封,讓他們妥善安置我們海州過去的百姓。” “是!” 羅大榮沒有絲毫的遲疑,當即領命而去。 海州城雖然有城牆的庇護,可畢竟城內的空間和糧食有限。 大量的百姓湧入城內,不僅僅會讓城內的秩序不斷惡化,也會加重衙門的負擔。 特別是現在他們海州衙門的最重要的任務是集中能用的兵力去守城禦敵。 萬一城內再出現什麼亂子,那對他們是致命的。 很快,一隊守備營的兵馬就開出了海州城。 “知州林大人有令!” “海州城即刻戒嚴,任何人不得出入!” 守備營的軍士們組成了一道人牆,將那些源源不斷湧來的百姓攔在了城外。 與此同時,還有不少的軍士在設定障礙物,搬來了拒馬等,橫在了大路上。 有守備營的軍官手裡舉著鐵皮喇叭,在大聲地向百姓們喊話。 “父老鄉親們,海州城內地方有限!” 軍官大聲喊道:“現在裡面已經人滿為患了,沒有地方立足了!” “林大人說了,要你們向東山府、蒲江府等地方去!” “去了那邊後,有當地的衙門負責接待安置你們!” “實在是不願意去蒲江府和東山府的,可遠離官道,到鄉下去躲避一陣子!” “從現在開始,海州城戒嚴了,任何人不得出入......” 軍官在大聲地喊話,那些擁擠的百姓卻是一片鬧哄哄的,對此格外的不理解。 “求求你們讓我們進城吧!” “軍爺,我們都是可憐人,讓我們進城吧。” “這東山府和蒲江府那麼遠,我們也不認識路啊。” “......” 雖然林賢下令將試圖進城的百姓疏散到其他的地方去。 可是這些百姓卻不願意離開。 因為海州城有城牆,距離他們的家鄉也很近。 東山府和蒲江府太遠了,他們不願意背井離鄉。 “父老鄉親們,你們不認識路的話,我可以派人給你們引路!” “求求你們別往前擠了,現在海州城的確是人滿為患,已經沒有辦法接納更多的人了。” 雖然喊話的軍官聲音都喊得有些嘶啞了,可百姓們還是不願意離去,試圖求情進入海州城。 海州城有城牆,由軍隊,可以護佑他們的安全。 去東山府和蒲江府,先不說路途遙遠,說不定沿途還會有山賊流寇威脅呢。 萬一右騎軍的兵馬追過來,他們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只能成為待宰的羔羊。 “林大人,你不能不管我們吶!” “我上有老下有小,您就可憐可憐我們,讓我們進城避一避吧!” “林大人,您是大好人,讓我們進城吧。” 百姓們擁擠在守備營士兵組成的攔截線外,哭聲喊聲懇求聲響成一片。 在大量擁擠的百姓後邊,有不少精壯的漢子聚集在一起,冷眼旁觀。 “參將大人,怎麼辦?”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