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州,鎮泉縣。 大批逃難的百姓正拖家帶口,沿著官道湧向城內。 擁擠的隊伍中,孩童的哭嚎,婦人地呼喊聲和一些馬車伕的呵斥聲交織成一片。 “不要擠,不要擠!” “有序入城!” 城門口,一些地方豪族家丁和捕頭捕快們,正在竭力地維持著秩序。 光州和東南節度府聯軍出其不意的攻佔了清風渡。 而後他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佔了梅縣。 訊息傳出,復州境內一片慌亂。 要知道,現在復州大軍傾巢而出,欲要在幾個月內吞併東南節度府。 留守復州的兵力薄弱不說,而且大多數都是一些臨時編入軍隊的新兵。 如今聯軍突然殺進復州,這打了復州一個措手不及。 鎮泉縣緊鄰著梅縣,當得知梅縣落入聯軍手中的時候,鎮泉縣也難免陷入了恐慌。 鎮泉縣縣令一方面緊急向復州城寧王告急,同時立即召集人馬準備迎擊攻入復州境內的聯軍部隊。 鎮泉縣的城頭,縣令在一干官員和豪強大族族長的陪同下,正在巡視城防。 望著城外源源不斷逃過來的難民,縣令等一干人等都是滿臉愁容。 “那聯軍的情況搞清楚了沒有?” 縣令當著眾人的面,故意大聲詢問負責守城工作的縣尉。 縣尉回答:“經過我們詢問那些逃難的百姓,聯軍攻佔了梅縣後, 暫時停駐在梅縣休整。” “我估計他們得在梅縣搶掠幾日,而後才會朝著我們鎮泉縣來。” “他們的兵力搞清楚了嗎?” 縣尉看了一眼眾人後,回答說:“他們約有一兩千人。” 得到了這個回答後,一眾官員和豪強族長的心裡稍稍安定了些。 “諸位,你們也都聽到了,這次來襲的敵人只有一兩千人,並不是傳言所說的上萬人。” 鎮泉縣縣令對眾人道:“只要我們固守待援,擋住他們應該不成問題,待王爺的援軍抵達,那我們鎮泉縣就安全了。” “你們的妻兒老小也都在城內。” “你們的店鋪財貨和田地也在我們鎮泉縣,這一時半會也帶不走。” “這鎮泉縣要是丟了,你們的家財也會被他們搶了去。” 縣令對眾人拱手道:“在此危難之際,還請諸位將家裡的家丁奴僕全部都派到城牆上來,共抗敵人。” “待擊退了這些敵人,我定會去王爺那裡,為你們請功。” 眾人忙開口道:“我們身為鎮泉縣人,理應出一份力的。” “這守住了鎮泉縣,也就是保住了我們的家業,我們不會推脫的。” “我願意出白銀五百兩,作為召集守城壯士的酬勞。” “我願意出白銀三百兩!” “我府裡的二十名家丁,三十名奴僕可協助作戰。”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地慷慨解囊。 僅僅片刻的功夫,縣令就籌集了上萬兩白銀,作為抗擊聯軍的軍費。 看到自己穩住了這些地方豪強,縣令很高興。 “諸位,請速速回去召集家丁長工,讓他們到城門口集結聽令。” “遵命!” 眾人紛紛告辭回去。 待這些豪強大族的主事人離開後,鎮泉縣縣令和縣尉彼此對視一眼,面色變得無比嚴肅。 縣尉不解的問:“縣令大人,這聯軍都有上萬人了,為何您要我當眾說只有兩千人?” “這聯軍要是抵達我們城外,那不是露餡了嗎?” “你懂什麼!” 縣令嚴肅的道:“我要是說有上萬人的話,這些豪強說不定馬上就要拖家帶口跑了。” “他們跑了,誰出人出力幫助我守城?” “他們可以跑,可我不能跑啊,我要是跑了,王爺會要我腦袋的!” “既然如此,就先穩住他們,要他們留在城內與我一起守城!” “到時候我們縱使被圍城,他們已經跑不了了,想要活的話,也只能和我一起抗擊來襲的敵人了。” “縣令大人英明!” 縣尉得知了自家大人的想法後,不得不說一聲高明。 鎮泉縣縣令之所以如此做,這要是無奈之舉。 面對來襲的聯軍,他只能將這些豪強大族與自己捆綁在一起。 “這聯軍攻陷了梅縣,聲勢浩大,縱使我穩住了那些豪強大族,可能不能守住,我心裡也沒底。” 縣令對縣尉道:“天黑後,你派幾個得力的人,將我們兩家的家眷都偷偷先送走.......” “好吧,現在也只能如此了。” 聯軍雖然還沒殺到,可梅縣的陷落還是讓鎮泉縣縣令的心裡發虛。 當縣令和縣尉兩人在城頭低聲交談的時候。 此刻在城門口的難民隊伍中,聯軍都尉周虎臣一瘸一拐地靠近了城門口。 “不要擁擠!” “依次排隊接受盤查後,然後再入城!” 周虎臣一雙銳利的目光在周圍掃視著,時不時和隊伍中不少青壯難民交匯。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