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城外,復州軍大營。 一隊隊的復州軍返回了營地,他們互相攙扶著,傷痕累累,神情疲憊不堪。 他們已經沒了最初的意氣風發,連日苦戰讓他們士氣受到了重挫。 “讓開!” “讓開!” 在兵營的門口,復州虎牙軍副將李思遠策馬飛馳而來。 “我兒在何處!” 李思遠望著撤回來的隊伍,悲痛地大喊。 “老爺,我沒有保護好少爺,我......” 這個時候,隊伍中走出了一名軍官撲通地跪在了地上,他是參將李琦的親衛隊官。 李思遠透過這名軍官,看到了他身後的一副擔架。 李思遠哆嗦著下了馬匹,大步走向了這一副擔架。 他掀開了覆蓋在擔架上的白布,看到了自己兒子李琦那熟悉的面容。 “兒砸!” 看到自己的兒子死了,副將李思遠捶胸頓足,發出了痛苦地哀嚎。 這可是他唯一的兒子,如今卻死在了戰場上,他悲痛欲絕。 一名名衣甲殘破的復州軍停下了腳步。 他們望著撲在屍體上毫無形象嚎啕大哭地副將李思遠,他們都神情低落。 低沉的氣氛在復州軍中蔓延。 他們這一次離開家鄉,打進東南節度府,為的是升官發財。 可殘酷的戰爭讓他們意識到,死亡距離他們如此之近,他們現在很多人已經有了厭戰情緒。 “噠噠噠!” 密集的馬蹄聲響起,虎牙大將軍林錦在一眾將領的簇擁下,也過來了。 看著悲痛欲絕的副將李思遠,他們的心情也很複雜。 這可是李思遠的寶貝兒子,如今就這麼沒了。 虎牙大將軍林錦翻身下馬,主動地走了上去。 “老將軍,人死不能復生,還請節哀順變。” 林錦主動安撫說:“李參將作戰勇猛,親自登城攻殺,回頭我會親自到王爺那裡去替他請功的。” “老將軍,這打仗嘛,有傷亡是難免的,你想開點。” “老將軍,節哀順變。” “......” 一眾將領七嘴八舌地開口,安撫著悲痛的副將李思遠。 李思遠擦了擦自己的眼淚,站起了身。 “大將軍,我老了,實在是打不動了。” “如今連兒子都摺進去了。” 李思遠對大將軍林錦道:“還請大將軍另擇一人,擔任這攻城先鋒。” 先前李思遠沒有在左騎軍放在眼裡,他想拿下攻佔北安城的功勞。 可如今打了數日,損兵折將不說,兒子都搭進去了。 這讓他也受到了沉重的打擊,意志有些消沉。 “老將軍,你們這幾日也打得很辛苦,這些我都看在眼裡。” 林錦沉吟後道:“這樣吧,你們先休整幾日,這攻城的事兒我會另外派人的。” “多謝大將軍體諒。” 李思遠對著林錦拱了拱手後,旋即道:“大將軍,沒有事兒的話,我就先告辭了。” “好。” 副將李思遠對眾人拱了拱手後,帶著自己死去的兒子返回了自己的營地。 “唉,老將軍就這麼一個兒子,如今沒了,這可是斷了香火啊。” “真夠可憐的。” “......” 看著副將李思遠神情悲痛地離開,眾人都是唏噓不已,對他充滿了同情。 大將軍林錦招呼眾人道:“走,我們到中軍大帳議事。” 連日苦戰非但沒有攻下北安城,他們還折損這麼多兵馬,如今參將李琦都死了。 這對他們虎牙軍計程車氣打擊是很大的,林錦的心情也很不好。 眾將陸續抵達了中軍大帳落座。 戰事的失利讓他們臉上也沒了笑容,中軍大帳內顯得有些沉悶。 虎牙大將軍林錦去自己居住的帳篷洗了一把臉後,這才進入中軍大帳開會。 “北安城堅固難以攻克,這仗接下來該怎麼打,你們都說說你們的想法。” 大將軍林錦說完話後,端起了茶杯,將這個問題拋給了眾將。 “大將軍,這北安城城高牆厚,裡邊駐防的左騎軍又是一支斷後的軍隊。” “從這幾日看來,他們已經豁出去了,沒有準備活著。” 副將曾俊道:“我看我沒有必要在這裡和他們進行死磕,划不來。” 林錦問:“那你覺得應當如何?” 曾俊回答說:“我看不如暫停進攻,派兵圍住北安城即可。” “我們分兵攻取其他地方,只要其他地方打下來了,那北安城就是一座孤城。” “只要圍他幾個月,那我們不費一兵一卒,城內的左騎軍餓都能餓死。” “對,我覺得曾將軍說的不錯,我們不如改為圍困。” “反正張大郎率領大批的官員和左騎軍的兵將已經撤往海州了,我們沒必要和一支斷後的孤軍較勁。” “......” 眾將也都看出來北安城難打。 參將李琦陣亡,副將李思遠現在直接撂挑子不幹了。 要是繼續打的話,他們肯定有人要上去接替副將李思遠。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