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後。 鎮南大將軍府。 一大早,內閣參議官廳就大門洞開。 內閣參議胡平安雙手背在身後,在四處轉悠著。 “劉嬸兒,那邊的桌子椅子再檢查一番,擦乾淨一些,別弄髒了大人們的衣衫。” “張嬸兒,你去灶房那邊看看,這開水燒好了沒有,待會各位大人們到了後,要第一時間將茶水給泡上!” “老劉頭,這火盆裡的炭火太少了,你再去弄一點炭火來,這議事廳內冷得慌。” “......” 胡平安身兼多職,不僅僅是內閣的參議,還負責內閣日常運轉的秘書令、民報報館的館長。 這一次黎子君黎大人、王凌雲王總管、督察使李廷三人聯名動議召開內閣臨時會議。 他這個內閣參議兼秘書令按照內閣的章程,為此次會議的召開做準備工作。 先前內閣會議也召開過,那都是大將軍親自召集開會,商討一些重大事項。 這一次卻是在大將軍不在家的時候召開內閣會議,商討的還是對刑罰使劉玉泉的停職審查的事兒。 這可是破天荒的頭一遭,胡平安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辰時剛過,政事閣長史、內閣參議黎子君就率先抵達了大將軍府的參議廳。 “黎大人,裡邊請——” 胡平安雖然同樣是內閣參議,可面對黎子君這等執掌政事閣的大佬,他還是比較尊重的。 “胡大人客氣。” 黎子君對胡平安拱了拱手後,邁步進入了參議廳,在擺放著自己名字的座位坐下了。 這參議廳內的桌子並不是長條桌,而是專門請木匠打造的一個大圓桌,以示參議們地位平等。 黎子君抵達後,內閣參議、軍務大總管王凌雲緊隨而至。 僅僅片刻的功夫。 內閣參議、督察使李廷、內閣參議、東山府知府張武陸續抵達。 除了他們之外,剛從海州返回的內閣參議、軍情使田中傑、內閣參議、軍機閣軍務副總管錢富貴也過來了。 他們這些人無一不是大將軍府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彼此也都熟悉。 會議還沒正式開始,他們三三兩兩地低聲交談著,氣氛相當的和諧。 “劉大人,裡邊請!” 刑罰使劉玉泉最後一個到,他滿臉的憔悴。 這些天他承受的壓力很大。 自己的大舅哥涉嫌販奴案,自己家裡也蓄養奴僕的事兒已經傳開了。 實際上這些事兒與大多數的百姓無關。 甚至百姓與他無冤無仇。 可百姓看熱鬧不嫌事兒大。 他們彷彿很想看到他這位高高在上的刑罰使被下獄查辦一般,一個個群情激湧,不少人上街張貼標語,要求嚴懲他。 這不僅僅搞得他相當被動,也讓整個大將軍府承受著很大的輿論上的壓力。 面對站在門口迎候的參議胡平安,劉玉泉這位前些日子還意氣風發的刑罰使連還禮都顯得有氣無力。 劉玉泉進入了議事廳內,方才還在交談的一眾人都是安靜了下來,目光齊刷刷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看著耷拉著腦袋的劉玉泉,有人幸災樂禍,也有人惋惜。 “劉大人,這邊坐。” 黎子君對著劉玉泉招了招手。 “嗯。” 劉玉泉走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下。 他環顧了一圈,發現還有不少的位子空著的。 大將軍府內閣參議現在有十一人。 這一次除了趙立斌、林賢、周熊三人沒有到會外,其他的人都到了。 劉玉泉很清楚,自己這一次怕是在劫難逃了。 大將軍不在家,內閣會議眾人就足以決定自己的命運。 “咳咳!” 內閣參議、秘書令胡平安看了一圈落座的眾人後,這才清了清嗓子。 “現在大將軍不在城內,黎大人、王總管和李大人三人聯名提議,要召開內閣會議,商討劉大人的停職審查問題,以平息民憤。” “按照我大將軍府律令和我內閣的章程,這一切都是符合要求的。” 胡平安頓了頓,看向黎子君說道:“那麼接下來,就有請黎大人先講一講此次的販奴案的前因後果,以供諸位大人瞭解此事的內情......” 胡平安坐下後,黎子君則是站起身,將厚厚的一摞供詞先遞給了身旁的督察使李廷。 “諸位,這一次販奴案是由新上任的寧陽府知府蕭正明蕭大人所發現的,經過蕭大人的徹查......” 黎子君作為政事閣長史,這一次內閣會議的提起人之一。 他細細地講述了此次販奴案的前因後果。 眾人在聽他講述的時候,也傳閱了由寧陽府知府送上來的供詞。 實際上眾人除了張武是臨時回寧陽府辦事,對此事知之甚少外。 其他的人都從各渠道,早就瞭解了前因後果,所以並不陌生。 只不過現在看到供詞等證據後,更是心裡吃驚。 沒有想到這刑罰司這麼多人涉案。 特別是督察使李廷的面色很是難看。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