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澄碧,纖塵不染。 秦州城外。 幽靜雅緻的莊園內,百花爭豔,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淡淡的花香。 秦州節度府長史兼兵馬使秦光書和遼州節度府長史閆浩並肩而行。 他們沿著長滿鮮花的小徑慢慢踱步,神態輕鬆,顯得悠閒而自在。 “秦長史,不知道前兩日我們遼州節度府的建議你們考慮的如何了?” 閆浩望著不遠處池塘裡遊動的鯉魚,漫不經心地開口。 秦光書雙手背在身後,邊走邊說道:“我父親說了,我們兩家乃是世交,對於我們兩家的聯姻,他是支援的。” “我二十八弟秦榮如今尚未婚娶。” “他自幼聰慧,頗有才幹,如今在我秦州軍中擔任校尉一職,屢立功勳。” “倘若是閆長史有空的話,可以見一見我二十八弟......” 閆浩聽聞後,笑著道:“秦榮秦公子的大名我素有耳聞。” “聽說他才幹人品俱佳,那定是錯不了的。” 秦光書繼續道:“倘若是閆長史沒有什麼意見的話,我回頭就讓我二十八弟攜帶重禮,去遼州節度府提親。” 閆浩點了點頭:“如此甚好!” 秦州節度府願意聯姻,這足以說明秦州節度府的態度。 閆浩覺得自己不虛此行。 至少秦州節度府願意和他們遼州節度府聯手的,並沒有什麼敵意。 再說了。 兩家中間隔著一個光州節度府,所以兩家的地盤一向沒有什麼交集,也沒多少仇怨。 可沒有仇怨並不意味著不會發生衝突。 特別是兩家現在都進入了光州節度府境內,實力都不弱。 搞不好兩家就會打起來,讓別人坐收漁利。 這一次他出使秦州節度府,就是在更高一個層級達成雙方的互不侵犯和聯手的協議。 這所謂的聯姻,實際上只是為了加強彼此關係,以示友好的一個方式而已。 “這如今天下紛亂,局勢變化莫測,我們兩家結為姻親,那就是一家人了。” 閆浩對秦光書道:“這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我希望我們兩家以後能夠友好相處,不要互相攻伐。” “這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聯手一致對外,不知道秦長史意下如何?” 秦光書看了一眼閆浩問:“不知道這是閆長史的意思,還是霍節度使大人的意思?” “這既是我的意思,也是我家節度使大人的期盼。” 閆浩道:“我家節度使大人說了,我們兩家是世交。” “這要是為了一些城池土地打起來,那隻會傷了和氣,白白地便宜了別人。” “所以我家節度使大人希望和你們秦州節度府互不侵犯,互不攻伐,友好相處。” “這有什麼誤會,咱們商量著來,犯不著刀兵相見。” 秦光書當即明白了閆浩話裡的意思。 他這一次千里迢迢地跑到他們秦州節度府來,就是為了示好來的。 “閆長史的話我是贊同的。” “畢竟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秦光書道:“我父親和我都願意和你們遼州節度府交好的。” “只要你們不主動對我們發動攻伐,我們也絕對不會主動挑起事端......” 有了秦光書的這一句話,閆浩的心裡踏實不少。 這表明秦州節度府也暫時對他們遼州節度府沒有什麼太大的敵意,是願意友好相處的。 閆浩繼續道:“這一家人還難免發生一些磕磕碰碰。” “為了避免我們兩家以後發生什麼誤會,導致刀兵相見。” “我們遼州節度府希望派一名特使常駐你們秦州節度府,以協調處理我們兩家的一些事務。” 秦光書點了點頭:“我覺得此法甚好,我們秦州節度府也可派一特使,常駐你們遼州節度府。” 兩人一邊散佈,一邊敲定了彼此友好的一些細節。 包括互相派駐特使,貨物的互通有無等等合作的事項,算是有了一個合作的前提。 兩人沿著小徑走了一陣後,在一個涼亭內坐下來歇息。 彼此經過了一番接觸試探,已經明白了對方的態度和底線。 都有聯手的意思,所以這很多話也不再藏著掖著了。 這解決了不互相攻伐的事兒後,就要解決以後利益的瓜分問題。 閆浩直接開門見山地說:“對於光州節度府以及張大郎的東南之地,我家節度使大人的意思是我們兩家均分。” “不知道秦長史意下如何?” 秦光書笑了笑:“閆長史,這均分我倒是沒有什麼意見。” “只是我擔心我們秦州節度府下面的那些將領不滿意。” “畢竟這土地城池有好有壞,這誰分好的,誰分壞的,這很容易引起爭端和不滿。” “這為了一些土地城池的事兒,到時候反而是會傷了我們兩家的和氣。” 閆浩看了一眼秦光書問:“那不知道秦長史可有好的建議?” 秦光書直截了當地說:“我看也別均分了,誰打下就是歸誰,另外一家不去爭搶,你覺得如何?”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