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川走出了軍帳。 王凌雲等一眾等候在外邊的人當即迎了上去。 王凌雲湊到跟前詢問:“大將軍,咱們這位江兵馬使可願意寫信勸降?” “他說要考慮一番再給我答覆。” 張雲川笑了笑,隨後信心十足地說:“我覺得問題不大,我相信我這位二叔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的。” “鎮南軍、江州軍五六萬人被我們打得一敗塗地,東南節度府大勢已去。” “縱使東南節度府還有右騎軍和新軍,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們敗亡那是遲早的事兒。” “一旦這兩支軍隊再被我們消滅掉,那他們連最後一點籌碼都沒有了。” 張雲川又一笑:“他就算不為自己考慮,可總得考慮一番自己兒子的前途。” 王凌雲也覺得自家大將軍說的在理。 現在江萬石要是能夠勸降成功,那江永才等人攜帶著軍隊歸順,在鎮南大將軍府未必沒他的位子。 要是等真正地戰敗淪為階下囚再談投降的話,那估計只有身死族滅一條路可走了。 田中傑在一旁請示問:“大將軍,他要是不配合勸降的話,要不要上一些手段?” 張雲川明白了田中傑的意思,那就是採取一些強迫性的手段,迫使江萬石寫勸降書。 畢竟他是東南節度府的高層人物,舉足輕重,頗有影響力。 他要是勸降的話,事半功倍。 縱使不成,也能給東南節度府方面計程車氣以極大的打擊。 張雲川擺了擺手。 “如今主動權掌握在我們的手裡,無論他寫不寫,這東南節度府都是我們的囊中之物。” “區別無非就是多死傷一些人,少死傷一些人的事兒。” 張雲川對田中傑道:“我們現在是勝利的一方,沒有必要去做那些吃力不討好的事兒。” “他好歹是我的二叔,要是上了手段,這要是傳出去,那別人怎麼看我?” “別人說不定就會覺得我張大郎是一個不近人情,心狠手辣之人呢。” 田中傑聞言,忙躬身道:“下官失言了,還請大將軍恕罪。” “這也不怪你,你也是一片好心嘛。” 張雲川頓了頓,對田中傑吩咐道:“他願意寫勸降書信的話,就給他筆墨紙硯,要是他不願意的話,那就好吃好喝地供著,不要為難他。” “是!” 田中傑當即應了下來。 王凌雲在一旁拍馬屁道:“大將軍寬厚仁慈,下官等欽佩。” “你就別給我戴高帽了。” 張雲川哈哈一笑,調侃道:“我對於那些拒不投降的敵人那可是很殘忍的!” 周圍眾人都是發出了輕笑聲,內心裡對於這位大將軍的好感度是噌噌地上升。 江萬石作為敵人的前線統帥尚且能夠得到大將軍如此地優待。 他們這些同一陣營的人,那自然差不了。 張雲川對王凌雲強調說:“這一次俘虜的東南節度府的軍士,也要一律優待。” “該治傷的治傷,該給吃喝的給吃喝,不要虐待他們。” “他們每一個人的背後就是一戶百姓。” “要是我們能夠善待這些俘虜,那也就能夠爭取他們身後的家人的支援。” “這對於以後我們接管江州,接管地方是極其有利的。” 戰爭只不過是為了統治服務的。 現在仗打完了,他們需要考慮的就是以後如何安穩地接管新的地盤。 所以爭取人心是很重要的一步。 “是!” 王凌雲鄭重其事地答應說:“我一定會給下邊的將士重申優待俘虜的規矩。” “嗯。” 張雲川提醒了一句後,也不再多言。 張雲川招呼劉壯道:“走,到你們清平府鎮守營兵營去看一看這一次有功的將士。” “是!” 劉壯看大將軍要親自去自己的兵營,內心裡很激動,高興地應了一聲。 說明大將軍還是很重視自己的。 清平府鎮守營是劉壯一手組建起來的。 當初他在雲霄府擔任團練使剿賊的時候拉起的這一支隊伍,當時叫雲霄府團練營。 後撤到了清平府境內,又整編為了清平府鎮守營,總兵力有七八千人。 這一次劉壯以麾下七八千人,臨陣倒戈,硬生生地控制住了三萬多江州軍,可謂是立下了大功。 傍晚的時候,張雲川一行人穿過了混亂的戰場,抵達了清平府鎮守營臨時駐地。 在清平府鎮守營的旁邊,還駐紮了一萬左騎軍和兩萬多被繳械的江州軍。 天還沒黑。 放眼望去,各色帳篷矗立在原野上,遮天蔽日。 周圍有左騎軍的軍士遊曳巡邏,方圓幾里地都變成了一個大兵營。 張雲川要視察清平府鎮守營,劉壯已經提前派人通知了。 當張雲川抵達的時候,數千名清平府鎮守營的軍士已經整齊列隊在迎接了。 “拜見大將軍!” “刷!” 在領頭的校尉胡德剛的唱喝聲中,數千名清平府將士齊刷刷地單膝跪地,向張雲川抱拳行禮。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