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陽城,政事閣。 簡潔素雅的政事閣長史公事房內,黎子君正在與新上任的寧陽府知府蕭正明談話。 政事閣參政、寧陽府原知府楊青調任海州任職。 這寧陽府的知府一職就出了缺。 張雲川在考慮了一番後,從黎子君舉薦的一眾人中,選擇了海州臨漳縣縣令蕭正明補寧陽府知府的缺。 蕭正明交卸了臨漳縣縣令的職事後,一路馬不停蹄地趕到了寧陽府赴任。 按理說他是要先去大將軍府拜見大將軍張雲川,聽候訓示後再去政事閣報到。 可如今張雲川去了江州,不知何時返回。 為此,黎子君這位政事閣的長史先接待了蕭正明,以希望他儘快上任,將寧陽府的這一攤子事兒管起來。 這是蕭正明第一次正兒八經地與這位長史大人單獨談話,這讓他的內心裡也頗為緊張。 要知道,眼前這位就是自己的頂頭上司,那可是大將軍眼前的大紅人。 如今在大將軍府內,黎大人是文官第一人。 縱使外人傳言黎大人很好相處,可他還是正襟危坐,滿臉恭敬,不敢有絲毫的失禮之處。 “這茶怎麼樣?” 黎子君抿了一口茶水,笑吟吟地望著蕭正明,語氣和藹。 蕭正明忙放下了茶碗,起身恭敬地回答道:“回黎大人的話,我出身寒微,對這茶的瞭解知之甚少,不敢妄言。” “哈哈哈!” 黎子君一怔,旋即哈哈大笑。 “你倒是一個實誠人。” 黎子君笑著說:“別人到我這裡喝了我的茶後,都奉承說是天下一等一的好茶。” “實際上我喝的這茶,僅僅是普通茶農處購買的明前茶而已,說什麼天下第一,那無非是巴結我罷了。” 蕭正明尷尬地站在原地,沒敢接話。 幸好自己實話實說,不然的話,這黎大人必定將自己看成阿諛奉承之輩了。 實際上自己出身寒微,這茶也就比白開水有味道一些而已,要品鑑出一二三來,自己還真不懂。 “坐,坐下說話。” 黎子君對蕭正明壓了壓手手說:“你到了此處,就不要那麼拘謹,放鬆一些。” “我們政事閣就是各州府等官員的孃家,我這個長史那就是你們的孃家人。” “你們到了此處,那就要和回了自己的家一樣。” “是。” 蕭正明微微躬身後,彎腰落座。 黎子君這位長史大人沒有氣勢凌人,反而是平易近人,讓蕭正明頗有一些好感。 黎子君一邊喝著茶,一邊拉家常一般詢問著蕭正明的一些基本情況。 “臨漳縣那邊的差事都交卸了嗎?” “回黎大人的話,已經交卸了。” 蕭正明回答說:“林大人派了人接手。” “嗯,交卸了就好。” 黎子君點了點頭。 “林大人說你在臨漳縣縣令的任上,將大小事務處理地井井有條,很得百姓的擁護。” “甚至當地百姓都稱你為蕭青天呢。” 蕭正明忙謙虛地道:“這都是謠傳,當不得真。” 黎子君笑了笑。 “不管是真的也好,假的也罷,那都是過去的事兒了,我希望你能夠往前看,以後做的更好。” “是!” 黎子君繼續說道:“林大人多次向我舉薦你,說你頗有才幹,能堪大用。” “所以這一次寧陽府知府出缺,大將軍這才決定升任你為寧陽府知府的。” 聽到這話後,蕭正明的心裡也頗為錯愕。 林大人舉薦的自己? 可為何他平日裡對自己的辦的差事總是雞蛋裡挑骨頭,處處針對自己? 要不是無處可去的話,自己一度想要辭官不幹了,懶得去伺候他。 可黎大人是長史大人,他的話應該不假。 不然的話,以寧陽府知府如今的重要性,怎麼也輪不到自己這個沒有任何背景靠山的人來。 看來是自己以前是誤會林大人了。 林大人對自己要求嚴格,那都是為了自己好。 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想到此處,蕭正明的心裡就頗為愧疚。 “你也知道,我們大將軍府就在寧陽城。” 黎子君喝了一口茶水,潤了潤嗓子道:“這寧陽知府的重要性,不用我說,你心裡也有數。” “所以你肩上的擔子不輕呀。” 蕭正明自然也知曉寧陽府知府不好當。 這裡可是大將軍府的治所之地。 這比自己官兒大,身份尊貴的人一抓一大把。 各種關係那更是盤根錯節。 這要是什麼地方不經意地出了岔子,得罪了什麼人,那自己的前途就沒了。 雖然困難重重,可他已經到這一步了,容不得自己退縮。 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特別是在自己這位頂頭上司面前,那更不容自己露了怯。 “黎大人,我將竭盡所能,辦好差事,不辜負林大人的舉薦,不辜負大將軍和黎大人您的信任。” 黎子君看蕭正明一幅豁出去的表情,哈哈一笑。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