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川這一次對所屬兵馬以及衙門進行了一番大規模的調整,其中並不包括復州方面。 現在復州幾乎為蕩寇軍所佔據,李陽的黑旗軍分散在各處在積蓄力量。 況且復州距離他們這裡路途遙遠,不可能事事上報。 這邊不清楚那邊的情況,也不便於發號施令。 在這個時候,必須要給予李陽的黑旗軍以極大的自主權,才更妥當。 正是因為如此,張雲川這一次並沒有將李陽以及復州方面納入大將軍府體系。 依然保持原狀,讓李陽這位黑旗軍全權負責那邊的大小事務。 “現在宣佈內閣參議郎名單。” 內閣參議李廷在宣讀了各衙門、各州府、各縣的官員名單後這才進入到了重頭戲。 要知道,鎮南大將軍府的內閣在這一次的組織架構調整中,乃是三閣之一。 可無論是政事閣還是軍機閣,大小事務要想執行,必須得透過內閣的複審,最終張雲川這裡用印。 可以說內閣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那是直接對張雲川這位大將軍負責的。 內閣設定七名參議郎,這也就意味著,這七人將是真正的實權人物。 “大將軍府內閣參議郎為李廷、田中傑、劉玉泉、紀寧、孟鵬、孫雷、杜宏志。” 李廷的話音落下後,議事廳內頓時一片譁然。 “這杜宏志是誰?” “沒聽說過啊?” “怎麼突然變成了參議郎了?” “該不會是誰的親戚吧?” “......” 參議郎可是實權人物,眾人都希望自己入選。 可是宣讀的結果與他們的預期相差太大了。 先不說李廷這等剛投效過來的人直接當了參議郎,這杜宏志聽都沒聽說過的人,竟然也成了參議郎。 這些人突然凌駕於他們所有人之上,這讓很多人都是心裡一時間難以接受。 “諸位都靜一靜!” 張雲川自然也知曉眾人的困惑,所以他壓了壓手,主動地開口解釋。 看張雲川開口,眾人這才安靜下來。 張雲川道:“這內閣參議郎的權責方才李參議已經向你們詳細地講述了,我在這裡就不過多地贅述。” “我想要告訴你們的是,這內閣參議郎本身在我大將軍府並沒有任何的品秩。” “他們在內閣當差,為的就是更好的整理複核軍機閣、內閣以及我這位大將軍的各項號令,防止出錯,避免因為錯誤的決定,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 張雲川頓了頓說:“我們今日設立這麼多的衙門,並不是為了將你們劃為三六九等。” “我們只是為了權責分明,讓你們各司其職,更好地去替百姓做事,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誰要是貪戀權位,只想做大官,那我張大郎是不歡迎這樣的人的!” 張雲川都這麼說了,眾人自然不敢再說什麼了。 誰要是再敢非議的話,那就不僅僅是挑戰大將軍的權威,更坐實他們是貪戀權勢的名聲。 一旦在大將軍這裡落下了不好的印象,那就是自斷前程。 內閣參議郎實際上是沒有品秩級別的,等同於書吏一般的人物。 當然,諸如田中傑、孟鵬等人原本就有其他的身份。 這讓他們進入內閣擔任參議郎,實際上僅僅是增添了一個差遣而已。 這誰當參議郎,那一切都是大將軍決定。 他們現在也只是寄希望於自己好好辦差,要是那天被大將軍賞識,賞一個參議郎的身份,那就光榮了。 張雲川故意的沒有給內閣參議郎任何的品級,並且誰當參議郎,有自己一人決斷。 為的就是讓這些參議郎意識到,沒有了自己的支援,他們屁都不是。 所以他們就得一切按照自己的指令去辦差。 誰要是不聽話,那就會被免去參議郎身份。 只要沒了這個身份,那他們自然也就沒了權勢。 他則是可以透過內閣的七名參議郎的複核駁回之權,去牢牢地掌握住軍機閣和內閣。 “這杜宏志你們可能都不認識,我今日就給你們介紹一番。” 張雲川笑了笑說:“這杜宏志是我們海州書院第一期學子中各方面考校中表現最優異者。” “這一次我授予他參議郎的身份,一則是讓他在內閣中多學一學,歷練一番。” “同時也是樹立一個榜樣,告訴那些年輕的學子,只要好好地學,那必定是前途光明的。” “當然了,我也是想告訴你們。” “這以後啊,我們的地盤會越來越大,實力越來越強。” “我們需要大批能識文斷字的人才去處理各項事務。” “你們可不能故步自封,這人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你們倘若是不願意去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那以後有重大的差遣,我縱使交給你們,恐怕你們也接不住。” “你們能帶五千軍士,能帶一萬軍士嗎,能帶十萬軍士嗎?” “你們能管一個縣,可是以後交給幾個州府到你們手裡,你們也能管好馬?”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