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川得知臨川城失守,黎子君率部突圍的訊息後。 他的心裡反而是鬆了一口氣。 城雖然破了,黎子君他們卻突圍出來了,人活著比什麼都強。 “黎大人情況如何?” “他們還有多少兵馬?” “現在他們停駐在何處?” 張雲川一口氣問出了好幾個關切的問題。 要知道,他可是巡防軍出身,黎子君算是他的老上司。 黎子君率部孤軍守衛臨川城,他為的是拖住復州軍,給東南節度府爭取時間。 同時為了避免戰火燒到更多地方,導致東南節度府百姓流離失所。 可以說張雲川對於黎子君孤軍堅守臨川城是很敬佩的。 可是敬佩是一回事兒,能不能搭一把手卻是另一回事兒。 他也一直想打通和臨川城的聯絡,搞清楚那邊的情況,可那邊屬於敵佔區。 他們的人壓根就沒辦法進臨川城,只知道臨川城的戰事還沒結束,黎子君還在守衛。 只是復州大軍進攻,他當時面臨著北邊光州節度府的壓力和復州大軍的壓力。 他屬於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自然沒有精力去管黎子君。 現在剛騰出手來,他就先後派出了驍騎營黃浩和參將曹順率部分批趕赴救援。 面對張雲川的問話,當值的軍情司司長田中傑一一作了回答。 “現在黎大人率領的巡防軍突圍部隊與黃校尉的兵馬匯合了,已經進入我們陳州境內。” 田中傑說:“黃校尉說,巡防軍經此一戰,損失很大。” “這一次跟隨黎大人突圍出來的兵馬幾乎是人人帶傷,倖存的軍士也僅僅只有六千人上下了,其中被抬著走的差不多都有一千多人。” 張雲川聽聞此話,心裡也有些心痛。 想當初他們巡防軍十個營,兵馬一度高達七八萬人。 可從承平三年到承平六年,這才短短的三年間,這七八萬兵馬幾乎打沒了。 除了自己帶著編入左騎軍的八千多巡防軍外,僅剩下黎子君麾下的這區區六千人了。 張雲川感慨地說:“不管怎麼樣,沒有全軍覆沒就好。” 田中傑繼續說:“聽說黎大人身體不大好,路都走不了了。” “現在軍中事務都是由參將劉雲在處理。” “校尉謝康死在了子谷縣,董良辰兄弟在突圍的時候率部斷後,聽說已經被複州軍俘虜了......” 張雲川滿臉的震驚:“董良辰被俘虜了?” “嗯。” 田中傑聲音低沉地說:“聽說他率鎮山營兩千弟兄決死突擊,打亂了復州軍的佈置,這才讓黎大人他們得以安然脫身。” “這兩千鎮山營的弟兄損失殆盡,董兄弟也身受重傷,淪為了復州軍的俘虜。” “只不過聽說復州軍覺得他是一員猛將,暫時沒有殺他,想要招攬他......” 張雲川當即面色嚴肅地道:“你們軍情司一定要儘快搞清楚董良辰被羈押在何處,想辦法營救出來!” 董良辰可是當初九峰山上就跟著他的老弟兄之一,如今倖存的老弟兄不多了。 現在董良辰沒死,他張雲川就不能坐視不管。 “是,我會盡快想辦法去營救的!” 作為九峰山上的老弟兄,田中傑自然也不希望董良辰沒了。 田中傑繼續道:“大人,黃校尉請示,現在黎大人他們六千多兵馬已經進入我們陳州境內,該如何安置,請大人給一個回覆。” 陳州現在是他們左騎軍的地盤。 巡防軍與他們雖然是友軍,可並不隸屬。 特別是黎子君的麾下現在有六千多人,這可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所以黃浩這位校尉不敢擅自做主,忙派人向張雲川請示如何安置。 “巡防軍與我們同出一脈,如今他們剛惡戰兩個月,此刻急需休整。” “只不過東山府、寧陽府等地均已經被複州軍佔領,他們想回江州怕也道路不通。” “就讓他們暫時留在我們陳州吧,一切糧草供應,由我們陳州負責。” 張雲川想了想道:“讓巡防軍駐防孟家鎮,讓他們在孟家鎮休整。” “從北安城的野戰救護營調一批藥材、軍醫官過去,協助救治巡防軍將士。” “再從北安城調集一批雞鴨魚肉送過去......” 張雲川說道這裡,頓了頓:“算了,我還是親自走一趟吧。” 黎子君好歹是他的老上司,他能有今日,離不開黎家的舉薦和提拔。 特別是黎子君對他一向都是無比信任的,不然他也竄不起來。 長史黎寒秋死在復州人手裡,黎子君孤軍打了兩個月,於情於理,他都有必要走一趟,去看望一下黎子君。 況且他和巡防軍有著莫大的淵源,黎子君麾下的鎮山營等部,可都曾經是他的人馬。 現在東南節度府自顧不暇,對於這一支軍隊不管不問。 他身為東南節度府防禦副使,又是這一支軍隊的老上司,他親自去慰問一番,必定可以收攬人心。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