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劉淵聽了參軍孔紹儀的一番話後,低頭思索了一陣。 “現在我就算是有意和張大郎握手言和,只是我們爭鬥了這麼久,死了人,流血了。” “我們已經結下了血仇,只怕他那邊不會同意啊。” 參軍孔紹儀看自家都督大人有些意動了,他忙開口道:“都督大人,事在人為嘛。” “張大郎年紀輕輕就能升任陳州鎮守使和巡防軍副將,他也是一個聰明人。” “相對於那些已經死掉的人而言,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我們能夠拿出讓張大郎滿意的東西,我相信孰輕孰重,他還是分得清的。” 劉淵看了一眼孔紹儀問:“那你覺得我們拿出什麼東西,張大郎才會坐下來和我們和談?” 孔紹儀想了想後說:“都督大人,不如我們讓出建安城如何?” “你瘋了吧!” 劉鼎聞言,勃然大怒。 建安城是陳州的治所,他們左騎軍的都督府也設立在此處。 周圍有大片的村落,有廣袤肥沃的土地。 建安城是陳州的核心地區之一,現在孔紹儀竟然建議讓出去,這讓劉鼎氣的不輕。 “我看你是收了張大郎的銀子,來當說客的吧!” 劉鼎轉頭對劉淵說:“大哥,孔紹儀現在胳膊肘往外拐!我懷疑他和張大郎有勾結,得抓起來好好審問!” “三爺,我......”孔紹儀聞言,急忙解釋。 “吵什麼!” 劉淵瞪了一眼吵吵嚷嚷的劉鼎,並沒有責怪孔紹儀的意思。 “說說你的理由。” 劉淵示意參軍孔紹儀繼續說。 孔紹儀看都督大人並沒有責怪自己的意思,他鬆了一口氣,快速地理了一番腦海中的思路。 “都督大人,所謂是一山不容二虎。” “我們左騎軍都督府,張大郎的鎮守府都在建安城,況且我左騎軍和巡防軍也都在城內。” “我們這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這幾日發生的小規模的鬥毆就有數起,長此以往的話,恐怕會醞釀成大規模械鬥,甚至流血衝突。” “以節度府現在的態度,縱使我們和巡防軍打起來,那節度府也是會偏袒巡防軍的。” “與其到時候被趕出建安城,不如我們主動走。” 孔紹儀頓了頓說:“我們現在主動的讓出建安城,看似是吃虧了,實際上卻是儲存實力的好法子。” “我們故意的示弱,將建安城讓給張大郎,張大郎得了好處,自然短時間內不會再對我們步步緊逼了。” “只要張大郎不對我們步步緊逼,那我們就有了喘息的機會。” “我們則是可以將所有的力量全部集中到北安城去,抓緊時間招兵買馬,恢復我們的實力。” 孔紹儀說:“等張大郎以後再想謀求我們北安城的時候,那我們實力恢復了,就不怕他了。” “到時候不僅僅要他北安城得不到,建安城也待不了!” “他怎麼吃進去的東西,讓他怎麼吐出來!” “而且我們還可以吹捧張大郎剿賊厲害,讓他去和賊軍廝殺,我們坐山觀虎鬥......” 在參軍孔紹儀看來,他們現在退一步,那是為了以後更長遠的未來。 短時間內看起來的確是吃虧了,可只要他們勵精圖治,想要奪回這些東西,那只是時間問題。 劉淵聽了參軍孔紹儀的話後,對他開口道:“你這個法子還是不錯的。” “這樣吧。”劉淵想了想說:“既然法子是你提出來的,那就由你辛苦一趟,去和張大郎接洽一番。” “倘若是張大郎當真能夠坐下來握手言和的話,我左騎軍退出建安城也未曾不可。” “當然了,具體的和談細節,由你自己把握。” 劉淵對孔紹儀道:“你要是真的能談成了,我給你記功。” “都督大人嚴重了。”孔紹儀忙起身說:“我必定全力以赴,希望能夠給我左騎軍爭取一些時間。” “恩。” 劉淵點點頭說:“那你先去準備一番,和談遇到什麼棘手的事兒,可以隨時向我稟報。” “是。” “那下官就先告辭了。” 孔紹儀看到自家都督大人採納了自己和談的建議,他很高興,欣然告辭。 待孔紹儀離開後,劉鼎忍不住開口了。 “大哥,當著要與張大郎和談嗎?” 劉鼎有些不服氣地道:“張大郎到我們陳州後處處針對咱們,咱們吃了這麼多虧,現在還低三下氣地去和談,我咽不下這口惡氣啊!” “你以為我咽得下這口氣?” 劉淵沒好氣地說:“現在讓孔紹儀去和張大郎談和,只不過是緩兵之計罷了。” “張大郎那就是一頭狼崽子!” “和談,說得輕巧!” 劉淵道:“孔紹儀還是太異想天開了。” “他當真以為我們讓出建安城就萬事大吉了嗎?” “以張大郎的性子,我們今日讓出建安城,明日他就會盯上北安城。” “到時候別說爭取不到喘息的時間,反而是會讓我們丟失地盤,動搖我們的人心!”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