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旗會會長李陽剛走,都尉宋田就出現在了門口。 “什麼事兒?” 張雲川抬眼看到宋田後,開口詢問。 宋田進入了屋內,拱手道:“大人,出事兒了。” “咱們的弟兄在查抄曹家家產的時候,與四方閣的人打起來了,還死了人。” “現在事兒已經鬧大了......” “嗯?” 張雲川聞言,神情變得嚴肅。 “具體說說,怎麼回事兒?” “事情是這樣的......” 宋田將事情的經過一一向張雲川進行了稟報。 張雲川聽完後,眉頭緊蹙。 他雖然心裡對四方閣行事作風不滿,可他也不願意得罪四方閣。 畢竟四方閣是一個節度使江萬城較為信任的一個機構,而且他們乾的都是一些見不得人的活兒。 與四方閣結怨的話,得不償失。 為此,在與四方閣的配合行動中,他都是比較剋制和忍讓的。 特別是四方閣為了搶功勞,甚至改變計劃,試圖單獨抓捕江毅等人,導致行動計劃失敗,他也沒說什麼。 可他越是不想和四方閣發生矛盾,這越就避免不了。 現在他手底下的弟兄不僅僅和四方閣的人發生了衝突,竟然還死了數十人,這事態就比較嚴重了。 “去將王參軍叫來。” 張雲川覺得這個事兒有些棘手,當即讓宋田去找參軍王凌雲,決定聽一聽王凌雲的意見。 參軍王凌雲回到了自己在北安城的臨時住處,正準備著手寫這一次鎮壓叛亂的詳細報告呢。 他得知大人召自己,他不敢怠慢。 王凌雲偏廳後,聽了宋田的一番訴說後,大腦也飛速地轉動了起來。 “你覺得這事兒應該如何處理?” 張雲川徵詢王凌雲的意見。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張雲川很重視幕僚的作用以及傾聽,現在很多事兒都是喜歡徵詢參軍們的意見。 一則個人的想法有時候受到各方面的影響,有侷限性,有時候會做出一些錯誤的決定,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損失。 透過徵詢王凌雲等人的意見,他再綜合考慮決斷,可以形成一個最優解決方案。 二則他經常詢問手底下人的意見,給他們一定的壓力。 讓他們不敢懈怠,時刻保持著對各方面情況的瞭解,以便於他垂詢。 王凌雲沉吟後說:“大人,這個事兒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 “要是不想得罪四方閣的話,那我們就撤兵,然後主動地給賠禮道歉。” “只是如此一來,我們的軍心士氣勢必受到影響,以後也會被四方閣壓一頭,始終抬不起頭來。” “要是不怕得罪四方閣的話,那就和他們頂著幹。” “這樣做的好處是維護了手底下的弟兄,可以凝聚人心,提振士氣。” “可壞處也顯而易見,那就是會得罪四方閣的人,以後怕是麻煩不斷。” 現在他們和四方閣的人發生了衝突。 不僅僅死傷了不少人,而且現在雙方還在發生對峙。 張雲川聞言,也大腦在盤算起利弊來。 他現在雖然已經是陳州鎮守使、左騎軍副將、巡防軍副將諸多頭銜的地方大佬了。 可是他現在還是想低調行事,左右逢源,不願意和四方閣這樣的機構發生正面的衝突。 不過現在手底下的弟兄已經和對方發生了衝突。 他這邊要是低頭了的話,不站出來維護自家的弟兄,那手底下的弟兄就會寒心。 他搓了搓自己的臉蛋子,思索了好一陣。 參軍王凌雲想了想後又開口道:“大人,我倒是覺得沒必要慣著四方閣,應該頂回去。” “此話怎講?” 張雲川開口問。 “大人,您現在已經是陳州鎮守使,又是左騎軍和巡防軍副將,在東南節度府那都是一號人物了。” “雖然您比不上先前的左騎軍都督劉淵等人的影響力,可跺跺腳,陳州也要抖三抖。” “你倘若是還像是以往那般左右逢源,誰都不想得罪的話,也是不現實的事兒。” 張雲川也知道,自己現在的位子高了,與各方的利益牽扯也就大了。 不說遠了,就說這一次處理了陳州的事兒,牽扯到戰利品,那就和四方閣有了矛盾。 他這一次就算是讓步了,那回頭與別的勢力再發生這樣的事兒,他總不能還是讓步。 他應該有自己的脾氣和立場。 “在節度使那邊看來,您是黎大都督一手提拔和舉薦起來的人,算是黎大都督的人。” “而黎大都督的上頭又是新上任的長史黎老大人。” “無論你願不願意,外人都覺得你是黎家一系的人了。” 王凌雲頓了頓說:“現在你做的每一件事兒,在外人看來,這就不是你個人的想法,或許人家會聯想是不是上頭授意的。” “四方閣和黎家現在都舉足輕重,是節度使大人手底下最為倚重的力量。”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