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城,臨時左騎軍副將府。 書房內,張雲川以舒服的姿態倚靠在靠椅上,手裡拿著一份立功受賞將士的名單。 “我看沒有什麼問題。” “就照此辦理吧。” 他看完了這一份名單後,旋即拿起書案上的硃筆,附身刷刷地寫了同意兩個大字。 而後他又拿出了自己巡防軍副將的印章,重重地蓋上了一個鮮紅的大印。 張雲川將名單遞還給了校尉大熊。 “你回頭去找老王,讓他批銀子,先將弟兄們的賞和撫卹發下去。” 張雲川對大熊叮囑說:“發放銀子的時候,你親自去盯著,避免有人從中私吞剋扣。” “大哥,你放心!” 大熊拍著胸脯保證說:“現在軍中誰敢私吞剋扣,老子剁誰的手!” “嗯。” “老弟兄我倒是不擔心。” “只是現在我們又補充進來了兩萬新弟兄。” “這人多了,難免就有人心存僥倖,想要伸手撈銀子,敗壞我巡防軍的風氣。” “我現在很少親自帶兵了。” “你們一定要盯緊了。” 巡防軍一向軍紀嚴明,張雲川對此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他之所以讓大熊去盯著,實際上就是要始終保持一個高壓的姿態,以確保軍中相對的公平正義。 先前經歷過了幾次殺雞儆猴後,如今軍中大小軍官的心裡都知道有些紅線誰碰誰死,所以相當的規矩。 可是隨著他們巡防軍不斷在擴兵,要是不時時刻刻強調這些事情,難免就有人鬆懈。 巡防軍之所以能打仗,能令行禁止,除了嚴明的軍紀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各級軍官不中飽私囊,不克扣軍士們的錢糧。 他們不伸手撈銀子,做事又相對的公平。 所以各級軍官在軍士們的心目中就有一定的公信力,有一定的威望。 正是因為如此,軍士們對軍官是敬重的。 底層的軍士們執行起命令來,也會一絲不苟,沒有怨言。 要是軍官平日裡就壓榨盤剝軍士,做事也不公正,那關鍵時刻,軍士們自然也不會替他們賣命。 巡防軍是張雲川安身立命的本錢,他自然要時時刻刻的盯著。 大熊告辭後,王凌雲又緊跟著進入了張雲川的書房。 “大人,這是我擬定的舉薦名單,請大人過目。” 王凌雲說著,將一份名單呈遞給了張雲川。 “左騎軍丁峰,協助鎮壓叛亂有功,擬舉薦為左騎軍校尉。” “左騎軍參軍孔紹儀,協助鎮壓叛亂有功,擬舉薦為北安縣縣令。” “巡防軍前鋒營校尉周熊,鎮壓叛亂有功,擬舉薦為巡防軍參將。” “巡防軍陳州營校尉曹順,鎮壓叛亂有功,擬舉薦兼任北安縣鎮守使。” “巡防軍健銳營校尉鄭忠,鎮壓叛亂有功,擬舉薦兼任建安縣鎮守使。” “巡防軍驍騎營校尉徐敬,鎮壓叛亂有功,擬舉薦為巡防軍參將。” “巡防軍參軍趙立斌,鎮壓叛亂有功,擬舉薦為建安縣縣令。” “......” 張雲川現在已經實際控制了陳州全境。 陳州境內的大小官員幾乎是被一鍋端了。 這些官員要麼是原劉家舉薦的,要麼被劉家收買了,所以站在同一個陣營。 他們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如今劉家倒了,陳州從上到下,都沒逃脫掉。 陳州要來一次大換血。 面對眾多空置出來的位子,張雲川自然是想將自己人放上去。 只是他現在雖然是陳州鎮守使、又兼任左騎軍和巡防軍副將。 看似職務眾多,手握大權。 可是實際上要想將自己人放在要害的位子,他卻沒有這個權力,只能向上舉薦。 諸如校尉、參將以及縣令這個級別的人的任命,大權都掌握在節度府。 “一次性舉薦這麼多人,是不是太多了些?” “我覺得節度府那邊是不會同意的。” 看完了一長串的名單後,張雲川自己都覺得有些太多了。 倘若是按照這個名單來的話,那陳州以及陳州境內的左騎軍和巡防軍幾乎都是他們的人了。 節度使江萬城又不是傻子。 他當初為了感謝劉家扶持他上位,這才導致劉家極其黨羽掌握了陳州,以至於尾大不掉。 他現在怎麼可能一個地方摔兩次,全部讓他張雲川一系的人掌握陳州。 王凌雲面對張雲川的詢問,他微微一笑。 “大人,這叫求上得中。” 王凌雲解釋說:“我們報這麼多的人上去,節度使大人肯定不會全部同意的。” “可是您畢竟是陳州鎮守使,又兼任左騎軍和巡防軍副將。” “這一次你又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 “他要是全部否決了你的舉薦,豈不是令人寒心?” “所以無論如何,他都會同意一部分的。” “哪怕僅僅同意幾個舉薦的人選,對於我們而言,那都是賺了。”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