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府府城外,鎮南軍中軍大帳。 大都督江永陽正在發火。 “飯桶,一群飯桶!” “邀功請賞的時候一個比一個跑得快,一遇到硬仗就往後躲!” “區區的永安城都拿不下來,我要你們有什麼用!” “嘩啦!” 茶杯砸在了地上,發出了碎裂的聲音。 “......” 二十多名將領站在軍帳內,面對大都督江永陽的咒罵,一聲不吭。 這不是他們不願意打下永安城,而是復州軍頂的太厲害了。 他們攻打了這麼多天,復州軍死戰不退,他們能有什麼辦法。 再說了,永安府府城可不比許丘縣、威遠縣等小城。 這永安府府城城高牆厚,防禦設施齊備。 裡邊又有大量的糧草軍械。 如今復州軍據城而守,他們短時間內攻不下來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或許是前些日子打的太順利了。 讓他們這位大公子誤以為復州軍不堪一擊。 如今稍稍受挫就大發雷霆。 這幾日已經有一名參將,三名校尉被這位大公子下令處斬。 這讓他們寒心的同時,也愈發的對這位大公子不滿。 當江永陽因為戰事受挫而大發雷霆的時候,黎寒秋這位東南節度府長史的馬車緩緩駛進了鎮南軍大營。 “都督大人,長史大人到了。” 一名當值的軍官出現在了中軍大帳門口,躬身稟報。 聽到黎寒秋這位長史到了,江永陽對著站在軍帳內的將領們不耐煩地擺了擺手。 “滾,都滾出去!” “老子看見你們就心煩!” “末將告退。” 將領們如蒙大赦,紛紛地退出了中軍大帳。 很快,一路風塵僕僕趕過來的節度府長史黎寒秋被請進了中軍大帳。 “見過大公子!” 黎寒秋從江州一路趕過來,幾乎沒有停歇。 他現在年齡大了,旅途勞頓,顯得很是憔悴。 “黎老大人,你這麼大的年紀還親臨前線,這一路上辛苦了,快請坐。” 看到黎寒秋後,江永陽調整了自己煩躁的心情,臉上擠出了一絲笑容,熱情的和黎寒秋打招呼。 黎寒秋是節度府長史,位高權重。 他以後要順利的接節度使的位子,還離不開這位老大人的支援。 待黎寒秋彎腰落座後,江永陽又對著外邊喊了起來。 “趕緊上茶!” “讓廚房準備飯菜,我要給黎老大人接風洗塵!” 有僕從送上了熱茶。 “黎老大人,這是我從復州許丘縣的府庫裡繳獲的好茶,你嚐嚐。” “恩,果然是好茶。” 黎寒秋端起茶碗抿一口,不冷不熱地誇讚了一句。 江永陽當即笑著說:“黎老大人要是喜歡的話,我回頭讓他們包幾斤給你送府上去。” “大公子客氣了。” 江永陽擺手道:“哎,區區的幾斤茶葉而已,算不得什麼。” 兩人東拉西扯的寒暄了幾句後,這才進入了正題。 黎寒秋放下了茶碗,不動聲色地問:“大公子,江州下達的撤軍命令你可收到了?” 江永陽故作驚訝地回答說:“啊,有這回事兒嗎?” “我爹讓我撤軍?” 黎寒秋看了江永陽幾眼,點了點頭說:“已經下達了三次撤軍命令。” 江永陽收斂起了臉上的笑容,當即對外喊了一聲。 “將主管公文的書吏叫來!” “是!” 片刻後,一名書吏躬身進了中軍大帳。 “我們可收到了節度府下達的撤軍命令?”江永陽問。 書吏回答:“回都督大人的話,不曾收到。” “你確定?” “都督大人,所有的文書都是經過我的手,絕對不會有錯的。” “行了,你下去吧。” “是!” 書吏當即告退出去了。 江永陽轉頭對黎寒秋道:“黎老大人,你看,我這裡沒有收到撤軍的命令。” “有可能信使被那些散落在外邊的復州軍散兵遊勇給截留了,所以命令沒有送抵這裡。” 江永陽解釋說:“我們雖然一路打到了永安府城下,可是這許多地方還有一些復州的潰軍。” “回頭我派人去清理一番,以確保和江州的聯絡通暢。” 黎寒秋看了幾眼江永陽後,一時間也不知道他說的是真是假。 “大公子,你既然先前沒有收到撤軍的命令,那我這裡也還有一份節度使大人給你的親筆信。” 黎寒秋說著,掏出了一封江萬城的親筆信,遞交給了江永陽。 江永陽接過了親筆信,當著黎寒秋的面拆開看了一遍。 看完後,他的面色有些不好看。 因為這是強令他撤軍的書信。 “大公子,現在我們東南節度府賊軍、叛軍此起彼伏,聲勢鬧的很大。” “節度使大人的意思是,要儘快的結束這邊的戰事,以騰出手來收拾賊軍和叛軍。” “我們東南節度府雖然富庶,可是卻也沒有能力在多個地方同時開戰。”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